鲁科版化学周测卷(鲁教版初中化学)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鲁科版化学周测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鲁教版初中化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详见

[img]

初三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

如果中考的到来都不能激起你学习化学的决心,那么初三考试的测试题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初三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三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2013•烟台)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2.(2011•苏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 性气体”

3.(2013•河南)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

4.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

D.氮气高温时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5.(2013•济宁)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氮气、空气 B.水、双氧水 C.烧碱、纯碱 D.生石灰、熟石灰

6.(2013•兰州)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7.(2013•广州)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污染物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8.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1以上

质量状况 优 良 普通 不佳 差

某市区某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A.优 B.良 C.轻 度污染 D.重度污染

9.(2013•菏泽)今年雾霾天气一度笼罩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下列行为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的是( )

A.以步代车 B.风力发电 C.焚烧垃圾 D.植树造林

10.(2013•成都)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11.(2013•黄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1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分子体积大、有空隙,原子体积小、无空隙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3.(2013•武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4.(2011•天津)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 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8 B.26 C.22 D.4

15.(2011•泰安)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 种离子

16.(2013•江西)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17.(2013•江西)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 B.4 C.6 D.10

18.(2013•聊城)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食醋

C.干冰、水、果汁 D.金刚石、冰水、矿泉水

19.(2013•黄冈)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纯净物的是( )

A.合成纤维 油脂 B.天然气 水银

C.冰水 干冰 D.医用酒精 碘盐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氮气制成氨气,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因为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二氧化碳降温、加压聚集成干冰,分子发生了改变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1.(2013•德州)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D.碘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

22.(2013•泰安)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23.(2013•滨州)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牛奶

C.焊锡、水、果汁 D.金刚石、冰水、矿泉水

二、填空题(共30分)

24.(8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2% 5.44%

其他 0.95% 0.88%

(1)请你判断:表中X是(填名称,下同) ,Y是 。

(2)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 。

(3)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 。

25.(7分)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1)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氧气、__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其中氧气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用汞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_________色的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阶段,我们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 。

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 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冷却至室温时,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7 分)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27.(8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IA 0

1 1 H

1.008 2 He

4.003

IIA IIIA I VA VA VIA VIIA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7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是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元素,它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碳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由此可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_ __________(填“得”或“失”)

电子,是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8.(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在讨论的 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9.(12分)在前两章化学学习后,我们亲身体验了分子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等碱性物质会变成红色;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会逸散到空气中,氨分子又会和水分子结合成氨水分子。

我的实验记录有:

步骤 1:向蒸馏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2:向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如右图所示,将盛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两个小烧杯放在一起,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

(1)酚酞溶液遇氨水等呈碱性的物质会变______色,常作指示剂使用。

(2)分子的特性之一: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断_____________的。

(3)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检测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是空气的重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错。

2.C 解析:因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通常所说的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的。

3.B 解析:氮气是空气中原有的成分,不属于我国空气质量基本监控项目,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细颗粒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均列入我国空气质量基本监控项目。

4.D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不是氮气。

5.B 解析: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中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错;B中水和双氧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定义,B正确;烧碱化学式是NaOH,纯碱化学式是Na2CO3,它们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C错;生石灰化学式是CaO,属于氧化物,熟石灰化学式是Ca(OH)2,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碱,D错。

6.C 解析: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A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不能将药品红磷换成细铁丝,故B错误。若氮气溶于水则最后水将充满集气瓶,因此该实验可证明N2难溶于水,故C正确。红磷的量不足,会使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全部反应掉,而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1/5,故D错误。

7.D 解析: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都是空气的成分,都不是大气污染物,都不需要监测。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害,是大气污染物,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

8.A 解析:利用图表内容,依据提供的数据对应关系即可解决,污染指数从0~50对应的质量状况为优,而空气污染指数是48,所以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此题考查了识图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找到对应关系对号入座即可解决此类题目。

9.C 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以步代车、风力发电和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的产生,进而减少大气中颗粒物的含量,有利于雾霾天气的治理;焚烧垃圾会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不利于雾霾天气的治理。

10.B 解析:A中图示表示一种单质,该单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B中图示表示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C中图示表示一种单质,该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中图示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11.A 解析:“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正确;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物质,即含有多种分子,不存在“空气分子”,B错;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但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错;气体受热膨胀只是因为温度升高气 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气体的体积增大,出现膨胀现象,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D错。

12.D 解析: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都有间隔;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以后学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3.B 解析: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故A正确;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存在空气分子,故B错误;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故C正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 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14.C 解析: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15.D 解析:若粒子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原子;若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阳离子;若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阴离子。

16.B 解析:A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粒子带负电,属于阴离子;B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粒子不带电,属于原子;C中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粒子带正电,属于阳离子;D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粒子带负电,属于阴离子。

17.D 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约等于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6=10。

18.D 解析:A组: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组:氮气、氧气均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食醋中含有醋酸、水、无机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组: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和水属于氧化物,果汁中含有维生素、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组: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是水,属于氧化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 质等,属于混合物,D符合题意。

19.C 解析:A中合成纤维、油脂都是指一类物质,二者均为混合物;B中天然气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另外还含有杂质,水银即汞单质;C中冰水是指水以固态和液态同时存在,属于纯净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D中医用酒精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碘盐是食盐和含碘元素的物质等,属于混合物。

20.C 解析:二氧化碳由气体变为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21.C 解析:从图中可知:碘的偏旁是“石”,所以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图中的126 .9表示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正确;图中的53表示碘元素原子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C错误,D正确。

22.B 解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A错 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B正确;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C错误;普通氢原子中无中子,D错误。

23.D 解析:钢是由铁、碳等物质组成的合金,为混合物,不是单质;氧化镁由氧、镁两种元素组成,为氧化物;空气由氧气、氮气等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A错误。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而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而不是氧 化物,故B错误。焊锡是含有锡、铅两种金属的合金,是混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氧化物;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等物质,为混合物,故C错误。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而矿泉水中除水以外还含有矿物质,因此为混合物,故D正确。

24.(1)氮气 氧气 (2)对着干冷的玻璃呼气 (3)由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大于氧气的减少引起的

25.(1)氮气 21% (2)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等(任选一条) (3)红 汞+氧气 氧化汞 (4)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解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2)改善空气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汽车使用清洁燃料或装催化转化器、植树造林来净化空气等。(3)汞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红色的固体;反应物是汞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汞,可以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由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小,大气压会把水压入集气瓶中。

26.(1)分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

(6)质子和电子 (7)质子和中子

解析:注意分子、原子、中子不显电性及原子核带正电等这些易忽视的问题。

27.(1)Al 13 (2)氧 8 6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或原子序数)不同

(3)得 非金属

28.(1)B 足量(或过量) (2)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1/5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等

解析:(1)蜡烛、硫和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不影响空气成分的测定,故选B;也只有 红磷足量或过量,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2)为保证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必须把红磷放在集气瓶的中下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为了确保准确测量空气组成,减小误差。(3)剩余气体不难证明其难溶于水亦不能燃烧且不与红磷反应,化学性质不活泼。

29.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红 B烧杯内的溶液变为红色 有部分氨分子从A烧杯运动到B烧杯,并溶解在B烧杯溶液中形成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红 运动

解析:步骤1中无色酚酞溶解在蒸馏水中,无明显现象;步骤2中,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根据资料可知溶液会变为红色;步骤3根据资料可知,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呈现红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初三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题

特别是在化学考试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复习准备工作呢?下面请欣赏我为你带来的人教版,希望你能够喜欢!

人教版

选择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矽C.铝D.铁

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固体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A.20%B.25%C.85%D.80%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奈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奈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奈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奈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奈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奈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氮化矽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化矽中Si、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3

B.氮化矽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C.14g氮化矽中含矽8.4g

D.氮化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44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必须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环境消毒,下列有关常用的消毒剂及对应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l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Ca2+

C.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为-1价

D.漂白精有效成份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为-1价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

C.①④⑤D.②③④

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原子中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最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神七”太空舱利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宇航员拨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Fe 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D.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填空题

长时间腌制的蔬菜中含有致癌物亚硝酸钠NaNO2,它是硝酸钠NaNO3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现有一包含有硝酸钠的亚硝酸钠样品,测得其中的含氮量为28%,那么含氧量为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⑴ 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⑵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数关系密切;

⑶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⑷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妙的化学王国里,没有生命的 *** 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这些数字在化学符号周围不同的位置上,将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例如:2N

SO2 Zn2+等。请你试着再写出两个带有数字“2”但含义不同的化学符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充满了一种浅黄绿色的气态单质。科学家研究了该单质,确定其化学式为F2,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该元素原子与金属元素原子化合时,只能形成F-。试回答:

①根据上面提供的资讯判断,F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②科学家在该星球上还发现了另一种元素,确定其元素符号为Al,当Al原子与F原子化合时Al显+3价,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中m=7,则X= ;B中y=12,则n= 。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我们知道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其反应式为Na+Cl2→NaCl。仔细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叫做离子,带 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 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 、 离子由于 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资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学是 。

2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氟原子 。

3钠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

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等词语分别填入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2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4带正电荷的是 。

5不显电性的是 。

6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⑻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

计算题

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有关。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新增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值,俗称“蛋白精”, 化学式为C3H6N6。据此请计算:

1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3某品牌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含氮量为2.88%假设奶粉中的含氮量全部来自蛋白质。每100g奶粉中新增0.1g三聚氰胺,理论上能增加   g蛋白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的人

1.初三上册化学第四单元金属测试题及答案

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3.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4.初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试题

江西省金溪一中2011—2012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pH:6.6-7.1) B.血液(pH:7.35-7.45)

C.胆汁(pH:6.8-7.4) D.胃酸(pH:0.8-1.5)

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4.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5.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

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6.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A.橘子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7.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 )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硫酸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8.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0.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 乙

① H2SO4溶液 NaOH溶液

② HCl溶液 大理石

③ BaCl2溶液 Na2SO4溶液

④ H2SO4溶液 锌粒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13.如右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 )

选项

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aCl NH4NO3 生石灰 Na2CO3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15.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质量(g) 0 100 20 x

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 g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可能是水

三、填空题

16.(1)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填写):

俗名 —— —— 生石灰

化学名称 氢氧化钠 硝酸

化学式 CuSO4 Hg

类别

(2)现有氧化钙、镁、水、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用以上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④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用pH试纸检测其酸碱度。当pH=10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当pH=7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当pH=3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18.已知A、B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右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1)A是 ,B是 。

(2)你从曲线图中获得的信息是:

, 。

19.盐酸既是重要化工产品,又是生产硅材料的重要原料。 右图归纳出了盐酸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填化学式) 。(2)根据右图所示物质间关系,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0.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没有气泡产生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

2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22.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四、计算题

23.小青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打算配制125g10%的NaOH溶液。

(1)计算小青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

(2)小青将洗净的树叶放在配制好的溶液中煮沸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减少了5g,溶质质量分数也有所减小。为了测定剩下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青向溶液中逐渐加入7.3%的稀盐酸,当溶液PH=7时,消耗盐酸50g。计算:

①生成NaCl的质量。

②剩下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五、附加题

2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它的可能组成有 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固体粉末由 (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若不完成附加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若完成附加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A D C D D B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A B CD 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16.(17分)略

17.(3分)NaOH、NaCl NaCl HCl、NaCl

18.(4分)(1)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2)C点表示两溶液恰好中和 两溶液恰好中和前后溶液pH变化较快 (本小题合理叙述均可)

19.(2分)(1)Fe2O3(或CuO) (2)Na2CO3+2HCl== NaCl+H2O+CO2↑

20.(8分)(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有气泡产生

②有气泡产生 全部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没有变质

(4)小结与思考:

①Ca(OH)2+CO2 = CaCO3↓+H2O CaCO3+2HCl = CaCl2+H2O+CO2↑ ②改良酸性土壤

21.(6分)(1)CO2+2NaOH=Na2CO3+H2O

(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②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③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沉淀生成) (本小题合理答案均可)

22.(4分)(1)H2 化合反应 灭火(合理答案均可)

(2)3CO+ Fe2O3 2Fe +3CO2↑(本小题合理答案均可)

四、计算题(共6分)

23.解:(1)m(NaOH)=125g×10%=12.5g(2分)

(2)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58.5

m(NaOH) 50g×7.3% m(NaCl)

m(NaOH)=4g m(NaCl)=5.85g(2分)

ω(NaOH)=4g120g ×100%=3.3%(2分)

答:略

五、附加题(共10分)

24.(1)CaCO3(1分) Na2CO3(1分) 3(2分)

(2)11.7(2分) CaCO3、CaO、Na2CO3(2分) CaCO3、CaO(2分)

江西省金溪一中2011—2012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钠(Na2S2O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B.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小苏打——Na2CO3

C.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D.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

3.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5.做馒头时要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加食用碱,以便产生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酸碱性是(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

6.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7.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该试剂是( )

A.CuSO4溶液 B.Na2SO4溶液 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

8.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9.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

A.NH4HCO3 B.KNO3 C.Ca3(PO4)2 D.K2SO4

10.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铁,充分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过滤,向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固体中一定含有锌 ②固体中一定没有铜 ③固体中一定含有铁

④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锌 ⑤溶质中一定没有氯化亚铁 ⑥溶质中肯定没有氯化铜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实现的是( )

A.Fe Fe3O4 B.Fe2O3 FeCl3

C.Fe(NO3)3 FeCl3 D.Fe FeSO4

12.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1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14.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尿素[CO(NH2)2]四种氮肥,通过如下图所示步骤进行鉴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②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SO4,通过步骤③得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

B.步骤①、②、③中所加试剂依次可为NaOH溶液、AgNO3溶液、Ba(NO3)2溶液

C.物质X是氯化铵,物质Y是硫酸铵

D.这四种氮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

15.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16.从Ca、Mg、O、H、Cl中的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单质 ; (2)一种金属氧化物 ;

(3)一种难溶性的碱 ; (4)一种可溶性的盐 。

17.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 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填序号)。

A.BaCl2 B.CuSO4 C.AgNO3 D.KNO3

18.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配制200g 8%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食品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易诱发癌症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有人设想:先向含有亚硝酸盐(NaNO2为例说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共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氨气、水、和氯化钠;然后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设想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

20.已知A~G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为常见的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下图所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E ,F ,D ,蓝色溶液中的溶质包含 。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② ,属于 反应。

③ ,属于 反应。

④ ,属于 反应。

(3)反应①是分解反应,物质A中包含的元素有 。

21.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1)氯气、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操作②的名称是 ,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④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玻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

(3)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其顺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 (填“前”或“后”)加入。有同学提出用 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四、计算题

22.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五、附加题

23.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4.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若不完成附加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若完成附加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A D A B B C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C AD BD

三、填空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6.(4分)(1)H2、O2或Cl2 (2)CaO或MgO (3)Mg(OH)2 (4)CaCl2 或MgCl2

17.(3分)(1) (2)2NaOH+H2SO4===Na2SO4+ 2H2O (3)AC

18.(6分)(1)NaOH (2)2Na+2HCl====2NaCl+H2↑ (3)治疗胃酸过多

(4)因为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5)184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9.(4分)(1)NH4Cl+NaNO2 N2↑+2H2O+NaCl(此空2分)

(2)NH4Cl NH3↑+2HCl↑ (此空2分)

20.(13分)(1)CuO Ca(OH)2 CaCO3 CO2 CuSO4、H2SO4

(2)H2SO4+ CuO === CuSO4+ H2O 复分解

Fe+CuSO4=Cu+FeSO4,Fe+2HCl =FeCl2+H2↑(此空2分,每个方程式1分) 置换

CaCO3 高温 CaO+CO2↑ 分解

(3)Cu、C、H、O

21.(10分)(1) C (2) 过滤 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蒸发 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

(3)后 Ba(OH)2 (4)2NaCl+2H2O通电2NaOH+H2↑+ Cl2↑(此空2分) (5) NaCl

四、计算题(共10分。)

22.(1)4.4(此空2分)

(2)NaCl、HCl (此空2分)

(3)(此小题6分)

解: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

73g×10%=7.3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106 73 117

x 7.3g y

= x=10.6g (2分)

= y=11.7g (2分)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g + (22.3g-10.6g) = 23.4g (2分)

答:(略)

五、附加题(每空2分,共10分。)

23.(2分)D

24.(8分)(1)CuSO4 (2)CaCO3 5 BaCl2、NaOH

求一张化学试卷 第一章的

模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检测试卷

制卷: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有创造力的中心学科;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相信经过一月的学习,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请充分利用你的思维,积极答题。相信只要你认真回答了问题,一定会得到满意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1分,共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化学以物质作为研究对象,请你判断下列物质与化学研究的关系不密切的是

①塑料 ②合成纤维 ③电磁波 ④蛋白质 ⑤防腐剂 ⑥胃药 ⑦面粉 ⑧阳光

A.①③ B.②④ C.③⑦ D.③⑧

2、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3、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潮湿的衣服变干 C.海水晒盐 D.火药爆炸

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水蒸气

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氢气 B. 氯化钠 C. 空气 D. 铜

7、 考试卷用纸的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易撕碎 D、可燃

8、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

9、 下列仪器既可以用来加热固体又可以加热液体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量筒 D.试管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1、做镁带燃烧实验时,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坩埚钳和石棉网 B.试管夹和烧杯

C.铁架台和试管 D.燃烧匙和铁夹

12、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13、 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B. 燃烧烟花爆竹

C.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D. 汽车排出的尾气

14、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镁条变小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生成白色固体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15.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16.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m kg,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m/12n B.n/12m C.12n/m D.12m/n

17. 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A.10g B.11.2g C.9.4g D.10.6g

1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微粒 B.它们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它们都在不停的运动

19. 原子核

A.是电子和质子构成的 B.是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是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D.是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0.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6        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2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23.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C.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

2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25.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

D.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三、填空题(25分)

27.(4分)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28.(3分)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 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图1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是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

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29.(5分)在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中子、原子核六种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

(2)带正电荷的粒子

(3)带负电荷的粒子

(4)不带电荷的粒子

(5)质量最小的粒子

30.(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硅 (2)氩气 (3)氧化镁

(4)水 (5)镁离子 (6)硫离子

31.(4分)下表列出了几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行星名称 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

木星 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水星 没有气体

冥王星 甲烷

火星 二氧化碳 氮气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表内几种行星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

(2)试推测火星上“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

水星表面___________液态水(填“有”或“没有”)

(3)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但火箭喷出的火焰不能点燃冥王星上的甲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3分)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1)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Ⅰ 轻度污染Ⅱ 中度污染Ⅰ 中度污染Ⅱ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Ⅲ Ⅳ Ⅳ Ⅴ

2011年9月10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2)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兰州 可吸入颗粒物 115 Ⅲ轻度污染

广东 可吸入颗粒物 75 Ⅱ良

天水 二氧化硫 63 Ⅱ良

大连 / 25

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为 。

请你根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大连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内。

(3)对我市污染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 。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33.(6分)用下列仪器的序号填空:

①量筒 ②试管 ③酒精灯 ④烧杯 ⑤水槽 ⑥胶头滴管 ⑦集气瓶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 ;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 ;

(3)、给物质加热时,常用 。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常用 。

(5)、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6)、用于较多液体加热或配制溶液的仪器是 。

34、(4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35.(6分)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 (如右图),约l s~2 s后取出后观察到_________处 (填序号)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__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_______焰上。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酒精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36.(8分)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内容填在横线上)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

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

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的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五、计算题(共13分)

37.(6分)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现有标准状况下的空气1000ml,是计算其中含氧气多少g?

38.(7分)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5.885×10kg。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原子名称,指明这种原子含多少数目的核外电子。(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kg)

鲁科版化学周测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鲁教版初中化学、鲁科版化学周测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