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调研卷有哪些内容初中(期末调研测试卷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期末调研卷有哪些内容初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期末调研测试卷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一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卷面分析

                          皇甫初中  李惠兰

    本次语文测试由于学生基础太差,上新课特别是古文花费时间过多,导致综合复习时间过少,就总体成绩来说,很不理想50以上四人,三十分以下五人,及格率为零。

    从做题情况分析学生存在问题:

    1小题选家训的对联,学生大部分能选对,但大部分都错在上联那个“忠厚传家久”的“传”字上,下联“诗书继世长”有的“长”写为“辰”,“书”写为“香”。满分率不到10%,均分只有0.16分。

    2小题原文默写,全对的占六成以上,均分8分,出错的原因有三种情况:一,书写不规范,例如“坐”“柳”;二,记得不准确,例如“箫”(萧)、惟(唯),存(村);三,对诗词意思不理解,9小题理解型填空“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出错最多。

    第3、4小题共5分,学生的平均分是3.86;第三小题出错率比较大。满分学生占60%!

      第5小题,满分3分,均分1.32分,满分率20%。这道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求句式一致,字数要一致,立意要一致。存在问题:1.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不读题,不审题,不知道这个题让仿句,乱答胡答。2.大部分学生都有错别字3.一部分学生不会读材料,不能从材料里提炼出仿句素材。

      第6题:本小题共三分,考查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多数学生能找到重点句或自己总结。主要问题有:总结不全,或离题。满分率10%,均分1,35

      第7小题共计10分,观点1分,结合材料论证思路清晰4分,总结观点1分,语言流畅2分,文面2分。本题均分6.85分,学生答题情况整体良好。80%学生,都能明确观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思路较清晰,分值在7-8分之间。存在问题:1、极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观点错误。2、结合材料论证思路不清晰,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去论证观点。3、分数稍低学生,大部分存在字迹不工整、卷面不整洁,语言不流畅问题。4、有20名左右学生,纯粹抄袭与题目无关的卷面内容,分值为0。

      第8、9小题共4分,学生大部分能得满分,失分最多是“眦”的注音。

      第10小题,共4分,翻译原文。1、答题情况:平均分为3.63分。2、存在问题:错别字较多,比如“既然”;有个别同学翻译不全面,比如“据理臆断”。

      第11题 古诗古文阅读题,平均分为3.3分  一共四个空,前两空填古诗词,正确率较高,常见错误字  凌 绝  众,后两空为原文理解题,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原文来正确理解,都能言之有理。

      第12题是课外文言文选意思相同的一项,学生错比较多,过是过失,很多学生没有分析意思,故错较多。第13题是对语段的理解,学生没有理解文言文大意,也没根据第12题信息来答,答不出知错就改,汲取教训,故错得较多。这两个选择题均分在2点几,应加强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第14题共8分,学生平均分5.4左右,出现问题:1.小部分学生字数太少。2.画面内容描述出错:识别不准,表达不详尽。3.企业文化理解有误。4.部分学生只谈感受,画面内容和企业文化理念都没有

    15题 小(1)答题情况:满分3分,平均分2.64,大部分同学能够结合文章情境,抓住关联词语“钥匙”“老宅”来组织语言,想象丰富,画面生动。存在问题:1、个别学生字数不够2、个别同学字迹潦草,答题过程中没有标点符号。3、不注意审题,内容与题意不符。4、人称使用不当。

      小(2)题目要求从细节描写、情感表达或主题思想任选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要求字数不少于一百字。本题得分把握在7-9分,均分为8分,在评卷过程中,问题如下:有部分学生没有结合文章进行具体分析,字数不符合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文章主题把握不准确,只能答出母亲对钥匙的珍惜,不能准确说出对老家的眷恋和怀念;有个别学生把答案写错位,还有交白卷的情况。

        16题(2)小题共10分,均分6.9分,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梳理信息,组织语言,表述清楚就诊流程,材料三略有干扰。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读题抓不住关键,自己想当然,不按就诊流程写导致失分!

    17小题,《读懂——》,本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学生的作文选材比较真实,能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阐明自己的真实感受。存在问题:有个别学生补充用词范围过大,如《读懂人生》等;或者用题目中的语句补充题目。书写不整洁,乱涂乱画。不使用标点。词不达意,不知言为何物。部分学生内容泛泛而谈,感染力不强,真正新颖的选材少,立意高的不多,有的同学迟迟不能入题。

        今后努力方向:

1、过好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基础落实关,抓好现代文的字词书写关。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速度,阅读效率。

2、注重学生知识积累。积累字词句,摘录名人名言警句,好的片段。从而提高语文储备能力。

3、坚持记日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每天坚持读名著一小时左右,并做出笔记写出体会。

  功夫下在平时,腹有诗书气自华。利用假期进行阅读训练,基础知识巩固,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初三数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及答案

对于初三数学期末考试的复习,制定计划做数学试题更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和备考。

初三数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sin60°的值是

A. B. C.1 D.

2.图1是一个球体的一部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是它的俯视图的是

3.用配方法解方程 ,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A. B.

C. D.

4.图2是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它的函数解析式可能是

A. B. C. D.

5.如图3,已知∠BAD=∠CAD,则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使

△ABD≌△ACD的是

A.∠B=∠C B.∠BDA=∠CDA

C.AB=AC D.BD=CD

6.过某十 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或向右转.若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两辆汽车经过该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概率为

A. B. C. D.

7.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是中心对称图形

8.关于二次函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开口方向是向上 B.当x –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它的顶点坐标是(–2,3) D.当x = 0时,y有最小值是3

9.如图4,已知A是反比例函数 (x 0)图象上的一个

动点,B是x轴上的一动点,且AO=AB.那么当点A在图

象上自左向右运动时,△AOB的面积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如图5,已知AD是△ABC的高,EF是△ABC的中位线,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EF⊥AD B.EF= BC

C.DF= AC D.DF= AB

11.某公司今年产值200万元,现计划扩大生产,使今后两年的产值都比前一年增长一个相同的百分数,这样三年(包括今年)的总产值就达到了1400万元.设这个百分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12.如图6,已知抛物线 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顶点为M.将抛物线l1沿x轴翻折后再向左平移得到抛物线l2.若抛物线l2过点B,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顶点为N,则四边形AMCN的面积为

A.32 B.16 C.50 D.40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里。

13.2011年深圳大运会期间,在一个有3000人的小区里,小明随机调查了其中的500人,发现有450人看深圳电视台的大运会晚间新闻.那么在该小区里随便问一人,他看深圳电视台的大运会晚间新闻的概率大约是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14.若方程 的一个根为1,则b的值为答案 请填在答题表内.

15.如图7,甲、乙两盏路灯相距20米,一天晚上,当小刚

从灯甲底部向灯乙底部直行16米时,发现自己的身影顶

部正好接触到路灯乙的底部,已知小刚的身高为1.6米,

那么路灯甲的高为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米.

16.如图8,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是AD边上一点,将△CDE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CBF,连接EF交BC于点G.若EC=EG,则DE = 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2分)

17.(本题 5分)计算:

18.(本题5分)解方程:

19.(本题8分)如图9,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 = BC = CD,对角线BD⊥AD,DE⊥AB于E,CF⊥BD于F.

(1)求证:△ADE≌△CDF;(4分)

(2)若AD = 4,AE=2,求EF的长.(4分)

(1)转动该转盘一次,则指针指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为_______;

(2分)

(2)转动该转盘两次,如果指针两次指在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红

色和蓝色一起可配成紫色),那么游戏者便能获胜.请用列

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游戏者能获胜的概率.(6分)

21.(本题8分)如图11,A、B、C是三座城市,A市在B市的正西方向.C市在A市北偏东60º的方向,在B市北偏东30º的方向.这三座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l1、l2、l3相互贯通.小亮驾车从A市出发,以平均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沿高速公路l2向C市驶去,3小时后小亮到达了C市.

(1)求C市到高速公路l1的最短距离;(4分)

(2)如果小亮以相同的速度从C市沿C→B→A的路线从高速公路返回A市.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后,他能回到A市?(结果精确到0.1小时)( )(4分)

22.(本题9分)阅读材料:

(1)对于任意实数a和b,都有 ,∴ ,于是得到 ,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2)任意一个非负实数都可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即:如果 ,则 .如:2= , 等.

例:已知a 0,求证: .

证明:∵a 0,∴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请解答下列问题:

某园艺公司准备围建一个矩形花圃,其中一边靠墙(墙足够长),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成(如图12所示).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米.

(1)若所用的篱笆长为36米,那么:

①当花圃的面积为144平方米时,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3分)

②设花圃的面积为S米2,求当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时,这个花圃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3分)

(2)若要围成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花圃,需要用的篱笆最少是多少米?(3分)

23(本题9分)如图13-1,已知抛物线 (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分)

(2)若矩形EFMN的顶点F、M在位于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边EN在x轴上(如图13-2).设点E的坐标为(x,0),矩形EFMN的周长为L,求L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3分)

(3)在(2)的前提下(即当L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MN沿直线PN折叠后,点M刚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分)

初三数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BCBAD ACBCD D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0.9; 14. 4 ; 15. 8 ; 16.

三、解答题

17.解:原式 = 2分(每写对一个函数值得1分)

= 3–1 4分(每算对一个运算得1分)

= 2 5 分

18.解法一:移项得 1分

配方得

2分

即 或 3分

∴ , 5分

解法二:∵ , ,

∴ 1分

∴ 3分

∴ , 5分

解法三:原方程可化为 1分

∴x–1 = 0或x–3 = 0 3分

∴ , 5分

19.(1)证明:∵DE⊥AB,AB//CD

∴DE⊥CD

∴∠1+∠3=90º 1分

∵BD⊥AD

∴∠2+∠3=90º

∴∠1=∠2 2分

∵CF⊥BD,DE⊥AB

∴∠CFD=∠AED=90º 3分

∵AD=CD

∴△ADE≌△CDF 4分

(2)解:∵DE⊥AB,AE=2,AD=4

∴∠2=30º,DE= 5分

∴∠3=90º–∠2=60º

∵△ADE≌△CDF

∴DE=DF 6分

∴△DEF是等边三角形

∴EF=DF= 7分

(注:用其它方法解答的,请根据此标准酌情给分)

20.(1) 2分

红 黄 蓝

红 (红,红) (黄,红) (蓝,红)

黄 (红,黄) (黄,黄) (蓝,黄)

蓝 (红,蓝) (黄,蓝) (蓝,蓝)

(2)解:列表得

结果共有9种可能,其中能成紫色的有2种

∴P(获胜)=

(说明:第(2)小题中,列表可画树状图得4分,求出概率得2分,共6分)

21.(1)解:过点C作CD⊥l1于点D,则已知得 1分

AC=3×80=240(km),∠CAD=30º 2分

∴CD= AC= ×240=120(km)3分

∴C市到高速公路l1的最短距离是120km。4分

(2)解:由已知得∠CBD=60º

在Rt△CBD中,

∵sin∠CBD=

∴BC= 5分

∵∠ACB=∠CBD–∠CAB=60º–30º=30º

∴∠ACB=∠CAB=30º

∴AB=BC= 6分

∴t = 7分

答:经过约3.5小时后,他能回到A市。8分

(注:用其它方法解答的,请根据此标准酌情给分)

22.(1)解:由题意得 1分

化简后得

解得: , 2分

答: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6米或12米。 3分

(2)解:由题意得

S = 4分

= 5分

∵a =–20,∴当x = 9时,S取得最大值是162

∴当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9米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面积是162m2。6分

(3)解:设所需的篱笆长为L米,由题意得

7分

即: 8分

∴若要围成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花圃,需要用的篱笆最少是40米,9分

23.(1)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为 1分

抛物线过点(0,3)

解得:a =–1 2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即: 3分

(2)解:由(1)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 1

∵E(x,0),

∴F(x, ),EN = 4分

化简得 5分

∵–20,

∴当x = 0时,L取得最大值是10,

此时点E的坐标是(0,0) 6分

(3)解:由(2)得:E(0,0),F(0,3),M(2,3),N(2,0)

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1,y),

并设折叠后点M的对应点为M1

∴ NPM=NPM1=90,PM=PM1

PG = 3–y,GM=1,PH = | y |,HN = 1

∵∠NPM=90º

解得: ,

∴点P的坐标为(1, )或(1, )7分

当点P的坐标为(1, )时,连接PC

∵PG是CM的垂直平分线,∴PC=PM

∵PM=PM1,∴PC=PM=PM1

∴∠M1CM = 90º

∴点M1在y轴上8分

同理可得当点P的坐标为(1, )时,点M1也在y轴上9分

故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点P的坐标为(1, )或(1, )

(说明:能正确求出一个点的坐标并能说明点M刚好落在y轴上,得2分)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运用 七年级语文 试卷分析的结果来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其语文期末考试成绩,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范文 一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 文化 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在 20% 左右,合格率在 91% 左右,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 学习 方法 ,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 语文学习 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 教育 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 记叙文 和 说明文 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 作文 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7个小题,共26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

第5题名著考查:该题题型新颖,要求学生能简要地概括你熟悉的一个情节,给这个情节拟个小标题,并 说说 对这一情节的感悟。

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概括情节抓不住要点;②小标题不恰当;③对情节的感悟不够深刻,分析不够到位。

第7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没有注意对人物的称呼;②没有指出在教室里疯打闹的危害性;③没有注意劝说的语气。

2、第二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4个小题,共12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

第10题对"君"的称谓,有的同学答的不够好。

3、第三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失分比较多,尤其是《莺》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莺》是课内现代文,失分较多的题有:

第13题原文填空及对所填词语的品味:①学生对这篇课文语句中的动词记忆不够深刻,所以选错词语;②对词语的品味不够全面,学生不会结合具体语境来品析。

第二篇是课外阅读《父亲的 谜语 》,共5个小题。失分较多的题有:

第2小题品析对父亲眼睛的两次描写,: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刻;②学生没有用心去感受文中父女间深厚的亲情。

第3小题分析文题的作用:学生没有联系课文的主题以及 文章 的结构多方面来分析,所以分析不完整。

4、第四部分是作文部分,这次作文是命题作文,题目是《认识你,真好》,这个题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并对学生的思想具有积极的导向。从学生写作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对比学期初都有了很大的进步:①中心明确;②事例较典型;③结构也比较灵活,有小标题式的、题记式的等;④表达方式也多样化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综合运用。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①用词贫乏,语句不够精美;②描写事例时缺少生动地细节描写;③选材不够新颖;④文章结尾缺少对主题的进一步升华。

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 措施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 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抓好文言文的基础教学

初中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要强调文言基础知识和文意的理解与把握并重。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强调反复诵读,要读出情感,读出语气,读出语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自己去归纳 总结 ,去解决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问题。不要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3、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 "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 读书笔记 ,如佳句点评、 读后感 、内容简介、 故事 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4、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5、继续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学期继续发扬上学期的集体备课制度,课前,共同备教材、备学生,共同研究教法,集体商讨,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备出最科学的教学案。课后,大家要交流上课心得,针对课堂生成及时查漏补缺,以求共同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好李校长提出的教师要有的四个驾驭能力,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二

瑞雪迎新年,随着翩飞的雪花,新的一年来临。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告一段落,为了惩前毖后,特将此次语文试卷得失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体评价

攀枝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的组织和编写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答题的现状,积极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考试的答题方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样化,注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的语文考试的答题方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样化,注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遵循了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使学生体会到了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突出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没有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别注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式的考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更给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共分两个大部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共16分,一、二题是积累运用(16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共84分,含2分卷面分。又分为三个大题。三题古诗文默写翻译(1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四大题为阅读题共27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小部分共5个小题,共11分,第二小部分共6个小题,共16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四)作文(42分,内含2分卷面分)。本次试卷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20

分钟内完成。

三、考试情况分析

从考试后学生的得分和失分情况看,第一、二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运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共16分6小题,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答的较好的是第1、5小题,考查学生对字词、名句的掌握情况,得分率分别为86%、82%;第2、3、4、6题是单项选择题,考查学生对 成语 、作家作品、文言语句的停顿等题型的掌握情况,学生失分较多.

第三部分文言文语句默写及翻译,默写得分不错,翻译重点词语没有翻译出来的学生不少,以后有待加强。

第四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共两环节,合计27分,其中第一环节是三个选段,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76%。第二环节 散文 阅读的得分率为: 55%,其中,9、11、12、13、14题得分率相对较高,为: 80%,而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10、15、16、17、18题得分率为69%左右。

第五部分是作文,得分率在78%左右。这个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自己的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四、存在问题

综合而言,本次考试暴露出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成语、病句题错的较多; 二是阅读中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三是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 四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仿作、虚构的作文较多。 这都表明,学生在语文基础、语文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硬伤”,需要广大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克服。

五、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双基的同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

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感就包含于其中。没有对语言文字的足够积累,学生就会读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语言的含义,不能正确使用文字。学生在答题中

的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 名言 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多读书、读精品、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4、强化作文教学,强化“识字与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体会自己亲身做的事,积累生活 经验 ,积累写作素材,勤于动笔,这样作文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了,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

以上是对此次期末调研考试的简要分析,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三

1. 认真做好考后分析

每次考试均要认真分析,要分析出差距、分析出原因、分析出导向、分析出举措、分析出干劲。学校层面的分析重点要调正好师生心态,要把师生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要打破定局论,消除悲观论;不要对学生的表现不满,不要对努力后的成果抱怨。一份好的分析 报告 ,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试卷的整体评价。(二)对所任班级或所在年级成绩分析及经验教训。(三)针对考试情况提出的今后教学建议或措施。

2.大力建构 高效课堂

自去年暑期以来,我市掀起了区域建构“15/20/10”课堂教学范式的热潮,从校长培训、骨干培训、校本培训,到示范放样与实践操作,广大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与困惑,这是课改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反而是不正常的。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是应该倡导的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新年伊始,要组织教师学习语文学科《“15/20/10”课堂教学范式操作手册》,不断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施水平。

3.夯实“四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要致力于“四基”的扎实:

①基础知识扎实,包括知识的网络式内化(知识点连点成网的点点落实)和拓展性运用(知识点拓展运用的点点有用)。

②基本能力扎实,一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包括观察的仔细、注意的集中、记忆的切实、思维的活跃与想象的丰富;二是以操作能力为突破,包括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三是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统领,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③基本思想扎实,指对所学学科思想的知晓、理解、掌握与运用。

[img]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家庭电路中,要装 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2.如图1所示,图甲中试电笔的笔尖A应该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图乙和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 ,当用它插入插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火线在插座的 孔。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4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调至的最小值为 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W。

4.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这种手机电池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________ 现象,其能量转化是_________ ;

 5.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将电阻丝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小刚发现接头处被烧焦了。小刚猜测可能是接头处的电阻 (选填“变大”或“变小”),你判断小刚的爸爸是图3中的 种接线方法。在家庭电路中,除接线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上述现象有相似之处?请你列举出一例 。

6.如图4所示的两个模型,其中甲图是 机的模型,它是根据

制成的,乙图是 机的模型,它是根据 制成的。

7.如图5所示,A和B分别是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图,请判断两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1______R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个电阻串联,串联总电阻的图像在区域________。(选填“Ⅰ”“Ⅱ”“Ⅲ”)

8.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 “3V 0.6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l,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则R的阻值为_____此时灯泡L和电阻R消耗的功率之比是______。

9.小红同学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电视,当妈妈把电饭锅插头插进插座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了,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电饭锅插头内部 ,也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 。

10.如图7所示为北方某市郊区林场,树木已成材,砍伐后,地面上留有一截树桩。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到林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此时有一群大雁自右向左迁徙,小刚同学为确定大雁飞行方向拿出指南针,指南针指向如图7所示。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帮助小刚确定磁针A端是 极,此时季节为 季。

二、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1.图8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

2.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A.微波传送 B.超声波传送  C.光纤传送 D.空气传送

13.学校茶炉房为方便学生而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电路。绿灯亮、红灯不亮,表示水已烧开,此时开关的开、闭情况是 ( )

A. S1断开、S2闭合 B. S1闭合、S2断开

C. S1、S2都断开 D. S1、S2都闭合

14.用电压为220V的电源向远处某工地的一盏标着“PZ 220-60”的电灯供电,由于导线有电阻,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55W。则导线消耗的功率( )

A.大于5W B.等于5W C.小于5W D.不能确定

15.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闭合开关S,三只电表均有示数。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阻串联,①、②是电压表,则表③示数变大

 B.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C.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D.若电阻并联,①、②是电流表,则表③示数变大

16.小红家购买了一只电热水器,使用时发现通电不长时间,其电源线很热,甚至能闻出很浓的橡胶的焦味,于是张云决定用他学过的物理知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他可从下面哪个方面的鉴定提出投诉( )

A.导线太短 B.导线太粗

C.导线太细   D.电压太高

1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文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

18.关闭并拔出电动自行车的钥匙,用力踩踏使其前进,会发现按下喇叭开关时,喇叭也能发出鸣叫,这是因为此时()

A.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电路漏电了

B.钥匙开关没有切断喇叭与电源的连接

C.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

D.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

19.我们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如图11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20.注意观察,善于发现。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A.电流具有热效应

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电磁感应现象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三、作图(每题3分,共6分)

21、在图12中画出螺线管B上的绕线,要求通电后使图中的A、B两个螺线管相互排斥。

22、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楼道灯一直亮着会造成浪费。科研人员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能在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请将图13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夜间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四、实验与探究(23题6分,24题10分,25题8分,,共24分)

2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李老师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14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器材,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导线,a、b、c三根的长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 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 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b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

 24.孙雯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R(50Ω 0.5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15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 挡;

(2)如图15是她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3)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她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 障 现 象 检 测 故 障 原 因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4)排除故障后,小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甲和乙所示,请你替小明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在表中,并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

示数 小灯亮暗程度 功率

1 2.0V 0.20A 暗 0.4W

2 正常发光

3 3.0V 0.28A 较亮 0.84W

(5)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后发现:当灯丝两端电压改变时,灯丝电阻也在改变。你认为引起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5.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17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⑴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 的不同。

⑵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⑶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⑷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就补充 。

五、综合应用(26题7分,27题8分,共15分)

26.电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险。小明家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如表1所示,电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家中已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为2200W,最近又准备购买一台电热水器,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这种电热水器是否适合他家使用呢?小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2000W

容量 12 L

表1 表2

220V

20A

3000r/kW•h

 (1)首先他想到,添置这么大功率的用电器,是否超过电能表的负荷?请你通过计算写出你的看法。

 (2)其次他计算出:如果安装了这台电热水器,家中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最大电流将达到 A,电线 (填“能”或“不能”)承受.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你认为如果他家购买了这台热水器,在使用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请你为他家提出一点建议。

(4)请你算一算:按照当地0.55元/kW•h的电费标准,这台电热水器每天正常工作1h,一个月就需交纳电费多少元?(每月按30天计)

27、如图18所示,R1=5Ω,AB两端电压为9V,电压表读数为6V,求:

⑴R1中的电流;

⑵R1消耗的电功率;

⑶1min内R2所消耗的电能。

抚顺市2009—2010学年末试题

八年级物理答案

一、 填空

1、电能 ,220,36; 2、导体 丙 右 3、15 1.5

4、 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变大,甲,插座与插头或开关处 6.电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发电 电磁感应现象7、大于,Ⅰ 8、10 , 2:3 9、 短路,总功率过大10、为N极,春季。

二、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C C C C D B B

21、如图b所示

22、如图所示

23.(1)a c (2分)

(2)材料(2分) 在长度、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材料不同,其电阻不同。(2分)

24.⑴0~3V ;(2分)

⑵如下图所示;(2分)

(3)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到下面两个接线柱 (1分) 灯泡断路;(1分)

(4)2.5V 0.24A 0.6W;(共3分)

(5)灯丝的阻值随温度升高增大。(1分)

25.⑴ 磁性强弱 ⑵a b ⑶ b c ⑷ 电流相同时。

26.(1) P总 = UI = 220V×20A = 4400W ……………………………………………………①

P = 2200W + 2000W = 4200W<4400W

所以,没有超过电能表的负荷…………………………………………………………………②

(2)19.9A,不能承受 …………………………………………………………………………③

(3)家中的用电器不要同时使用;更换电线…………………………………………………④

(4)W = P1t = 2kW×1h×30=60 kW h

故电费为60 kW•h×0.55元/kW•h=33元……………………………⑤

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 ①②共2分;③2分; ④1分;⑤2分

27、解:⑴由题意知:R2两端电压为U2=6V. ……………………① (1分)

则R1两端的电压U1=U—U2=3V………………………… ………② (1分)

故通过R1的电流为I1= = =0.6A……………………………③ (1分)

⑵ R1消耗的功率为P1=U1I1=3V×0.6A=1.8W………………… …④ (2分)

⑶由串联电路特点I1=I2=0.6A …… …⑤ (2分)

1min内R2消耗的电能为W=I22R2t=(0.6A)2×10Ω×60s=216J……⑥ (1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一

我是**五中教师***,2014—2015学年在寺头中学支教,兼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历史课。初一年级两个班,每班大约30名学生,全年级也就是6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淳朴可爱,虽然也处在网络信息时代,但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见识浅,视野窄,比较封闭。优势是单纯,守纪,便于管理,学习动机也纯。支教就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使党的阳光遍洒农村孩子心田。权衡利弊,明白优劣,明确目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可行的措施,照样可以使农村孩子取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发展。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是**县2015年七年级升级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卷,共四大题型:单向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试题涵盖七年级下册全册。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共20题,40分,每题2分。内容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可以说每个章节都涉及到了,而且还突出了重点、难点和疑点,又紧扣课标,不偏不怪,难易适中,方寸把握得较好,完全可以考察出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考察出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第二题是解答题,适当地有辅助材料,选择了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政治方面,为加强统治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很有现实的意义。我们反对君主专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但我们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不排除借鉴历史,加强中央集权,减少离心离德的地方分裂因素。历史是割不断的,总是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另一个是经济方面。经济是硬实力,发展经济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一切历史的都是现实的,这样的选题是有现实意义的。这些题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技能,都是学生必须而且应该掌握的。

第三题是材料解析题,从另外两个角度考察学生:一个是科技文化,一个是对外政策。科技文化主要涉及到四大发明。对外政策涉及到开放和封闭两种基本方式、两种基本史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史实给后人的借鉴。一正一反,让我们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

第四题是探究题。主题是统一是大趋势,各统治阶级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主要选取了唐、元、明、清这些统一朝代的主要史实,在运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探究民族政策、对外战争的意义及规律性的结论,面对南海和东海岛礁争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总之,这份题覆盖全册,又结合现实,突出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民族政策、国家统一等重要方面,点面结合,全面而又有侧重地考察学生,是一份很不错的调研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七年级共61名学生,及格人数41人,不及格人数20人。及格人数中90分段6人,80分段20人,70分段10人,60分段5人。优生26人,中生15人,跟队生20人。中转优,差转中,即培优转差的教学任务还很艰巨。

第一题:错误较多的选择题有1、9、15、16,其余的各个题基本上都有错误,分布在全年级不同的学生身上。这些题反映了学生还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分层优化,对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面多进行培养,继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

第二题:21小题,满10分,满分的同学还不少,说明这方面知识掌握的还不错。(4)小题正确答案是军机处,但部分同学答内阁,说明学生在纷乱的知识面前还需要比较辨识,分析判断。22题满8分,多错在(1)和(3)题,(1)题对应历史史实是两宋或南宋,这个知识点学生应该是掌握了的,但领会不了图的意思,前呼后应,就是经济重心南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形成定局,属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测查。(3)题满4分,多数同学失掉2分,虽然答案超过两方面,而且都是正确的,但有一点不在标准答案上。以后标准答案要宽泛一点,不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题:除了时间判断失误,扣分多的地方就是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事件的意义、影响。这提醒老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要素,要抓住这些线索梳理知识,环环相扣,历史演变的脉络就清楚了。

第四题:探究题中,意义和结论错误的比较多,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人、事、物内涵及影响的挖掘和理解。历史的最高境界就是探寻规律,探究题最高的层次就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有价值的感悟、规律性的认识。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的方面:

第一、备教材,备学生,甚至一生都在备课。

第二、没有历史的厚度,就不会有现实的深度。反过来,教师要想真正吃透历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拓展社会生活的空间,带着对生活社会的理解去研读历史,活化历史。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生动活泼,具有生活气息,发挥社会价值。

第三、备讲辅批考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抓铁留痕,踏石留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份辛勤,一份收获。

第四、教师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并积极尝试,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

第五、加强教学研究,不仅向书本学习,还应向同事学习,依靠教育科研来提高教学质量。

2、学的方面:

第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

第二、修因重于修果。过程和方法比知识和能力重要,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比这两个方面都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伴随学生一生,学生就是最大的赢家,知识和成绩只是从属的产品。

第三、认真听课成绩只能好一时,认真自学成绩好一辈。学生要有自学的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

第四、学生不仅要吃透课本,还要加强训练,能力是练出来的。只有把吃透课本和加强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学的战场上才会无往而不胜。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二

今年七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正是在去年“能力立意”的基点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三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5%,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5%,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三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这表明我校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正在迈出可喜的步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2011七年级水平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我们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们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优秀率62%,及格率为81%;七年二班平均分78.8,优秀率71%,及格率为83%。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七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今后的教学建议

1、夯实双基,初三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2、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4、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分辨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答题中注意规范和简洁,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使用恰当的时间答题。

5、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期末调研卷有哪些内容初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期末调研测试卷答案、期末调研卷有哪些内容初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