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百师联盟新高考二卷(百校联盟2021新高考辽宁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辽宁省百师联盟新高考二卷,以及百校联盟2021新高考辽宁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辽宁高考卷是全国几卷

辽宁高考卷是全国二卷。

新高考全国卷二使用省份:辽宁、海南、重庆(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由所在省市自主命题。)

从2021年开始,辽宁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二:

1、物理或历史二选一;

2、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省自命题。

一、辽宁高考科目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包括统一高考(以下简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考生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

二、辽宁高考各科分数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

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听力成绩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1.25倍计入,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

选择性考试中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以转换后的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

[img]

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练习三(全国II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考资源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考资源合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21年辽宁省新高考二卷的真题和答案怎么还没公布?

2021年高考后,有的省份不发布官方答案。个别发布的非官方答案可以作为参考,准确率基本上比较高,但解答题答案往往不是评分标准,仅能参考而已。

主要原因是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出现类似“高考喜报”“一本上线率”等信息,不得在网上发布或校园内张贴不利于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考试标语。

辽宁省2021年高考改革注意事项:

《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及相关配套改革办法将于近期出台。这是记者从2月26日省教育厅召开的普通本科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工作培训会上获悉的。

据悉,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在2021年参加高考时,将按照“3+3”模式进行。即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不分文理科。

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高校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

目前,省教育厅成立了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开展高考综合改革有关基础条件评估,确保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会议通报了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情况以及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强调各高校要科学合理地提出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要从有利于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有利于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高中教学的沟通衔接、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按时做好审核报送工作。

2022年辽宁新高考二卷数学平均分

90分

2022新高考数学二卷平均分是90分。2022年新高考数学二卷的难度比较低,很多考生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分数,因此总体的平均分也达到了90分。

2022年辽宁高考使用什么试卷

2022辽宁省高考采用新高考2卷。新高考2卷适用地区有:海南省、辽宁省、重庆市。

辽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分析

特点一、以基础知识为依托

1、考题难度配比难:中:易=7:2:1。

2、近年反复出现的高频考点有

古代政治、儒家思想、明清经济、西学东渐、近代民族工业、新中国过渡时期、古希腊民主和文化、近代西方代议制、斯大林时期苏联建设、世界多极化等。

建议:历史复习首先要抓基础知识的巩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这些知识,一是识记,二是理解,三是运用。

特点二、与时政热点相链接

1、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2、用历史学科的专业语言表达

3、准确捕捉命题立意。

特点三、知识分布更趋合理

特点四、综合性明显增强

特点五、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今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选择题以高难度题目为主,为近三年最难的一年,只有13年相对接近。“新读书无用论”进一步在师生中泛滥。其实质,就是能力训练不到位使得知识运用能力较差的缘故。

建议:注意用引导学生多元史观和从多维角度观察和解决历史问题;

选择题的做题技巧:

1、确定时间限制;

2、确定空间要素;

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立场。

主观题的做题技巧:

提升自己史论结合的发散性思维和材料分析题能力。

为此,基于以上分析,老师建议16届复习:吃透课标和考纲;

一轮复习重点放在督促学生看教材夯基础;

二轮复习着力建构通史体系以活化知识;

三轮复习联系热点查缺补漏;

解题方法和解题能力有计划的分类训练贯穿始终;

采用“遍地撒网、重点捞鱼”的策略,高频考点、必修三、文化史、古代史、专题和模块的结合部要高度关注。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常考的题型举例和得分点解析

【主观题】

【主观题型1】

(例1: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 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从题目要求可以确定,答题思路先要找出比喻的地方,然后从相似性(本体和喻体之间)角度对比喻句内容进行分析。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前一句子。“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紧随此句的是题目中的比喻句。“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这一比喻句是用以形容”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

比喻句的本体是路,不是车;喻体是”河“。那么”路“为什么像”河“呢?这二者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细想起来,相似点还不止一处。

一是路和河的形状相似,曲折着向前延伸;

二是路上的车流和河中的水流相似,都是流动的,不是静态的;

三是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杂质多而黏稠流动缓慢相似;

第三点的相似最为重要,也是这一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塞车的路像黏稠的河——强调路上车多行进缓慢。综合起来参考答案如下:

【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回答比喻在文段中的体现)②这一比喻的相似性有: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指出比喻中的相似之处)

(例2: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 (本题共 2 小题,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 ②品质优良的原因 。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 ③产量也不断增加 ,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

【答案】(5分)示例: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若出两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执行细则:(1)答出用拟人表达的语意情感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表达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给2分。(2 )答出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的,如表达活泼、生动形象,俏皮活泼的给2分。(3 )若答出两点的,给5分。(4 )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例3: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交相辉映 。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热闹非凡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络绎不绝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 汁醇味正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5分)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评分参考: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对偶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作用:语言精炼,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两部分内容相为补充、照应或者对比、反衬,增加表达的文采与语言的感染力。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也可分为宽对与严对。可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

【主观题型2】(百师联盟新高考卷2021届一轮复习联考(二)

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 20 题。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 “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 “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20. 有人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种修改?请阐明理由。(4 分)

【答案】20. 不同意。(1)原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更加形象、更有感染力;(2)原文“先人的 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由浅入深、由显及隐,构成了递进关系,改后的语句破坏了递进关系。(每点2分。)

【解析】原句与改句效果分析,有些句子从修辞手法角度对比分析,可以找到一个得分点。

【客观题】

【客观题型1】(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 20题。

艾草又叫家艾、艾蒿,是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艾草叶子的形状,像是钢又,不是三叉而是五叉与七叉,如同兵器,(比喻)可见艾草生来就具有了战斗的精神。 ① :正面是碧绿色,背面是灰白色。清风过处,叶片舞动,如旗飘扬,(比喻)变幻多姿,令人赞叹。

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一株株的艾草,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艾草的茎呈方形,细者如箸,粗者如指。(比喻)仔细端详,茎的外表有着一条条上下贯穿的纵棱,突出而明显。

眼观手摸,有棱有角,极具执着的个性。(比拟中的拟人)其实,一条棱就是一条藤,用于承载体重,支撑信念。这像人的筋骨,更像混凝土中的钢筋。(比喻)是故,艾草们坚韧挺拔,不屈不挠,堪当重任。(比拟中的拟人)艾草最宜群植。成丛成片,才有气势,方成气候。 ② ,最好到蔓延的河滩,广袤的野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艾草们自由自在地生长,强壮蓬勃,野性张扬。(比拟中的拟人)大片大片的艾草,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排比)它们列队整齐,精神振奋,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必胜气概,只需一声召唤,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疫战斗。(比拟中的拟人)

18、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喻、夸张、比拟

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排比

D.借代、比喻、夸张

【答案】18、B。“具有了战斗的精神…极具执着的个性”等为比拟;“像是钢叉…如旗飘扬”等为比喻;“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等为排比。本段中没有借代、夸张。

【客观题型2】(新高考全国卷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___甲___。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_____乙____,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答案】 D (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原文“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没有表现“你自己”与“迎春花”的相似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表达的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喻。)

【客观题型3】(2021届高三某地三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漆并利用它髹涂器具的国家,而宋代是素髹漆器集大成时期。用漆漆物谓之“髹”,素髹即所谓单色漆器,又称“无文漆器”,强调漆色之美,无纹饰之缀。从素髹漆器的身上,现代人可必嗅到宋朝美学的“极简风”。宋代素髹漆器最大特点是“素”字,不仅代表着素雅与简单,也代表着“少就是多”的用色理念,其温润内涵的特质与宋代文人温文儒雅的品性 相得益彰 以谭思通夫妇合葬墓出土的整套漆食器为例,其不施繁饰,不求华丽,体现的正是一种与宋代整体工艺美术“雅”的风格相 契合 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宋人理性、内敛的人生态度。所谓“古淡有真味”,在宋代文人清新雅致的审美思想影响下,素髹漆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时代特征。它们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 息息相关,造型简洁雅致,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让千年后的人们能得以领略宋人追求慢、雅生活,沉淀出宋代素髹漆器的美。

下列各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D.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嗅”为嗅觉,“宋朝美学的‘极简风’”应该是视觉,化视觉为嗅觉,运用通感手法。A.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化听觉为视觉,运用通感手法。B.“清香”为嗅觉,“歌声”为听觉,化嗅觉为听觉,运用通感手法。C.“看见”为视觉,“得了一点安慰”应该是触觉,此处运用通感手法。D.三个“来得”,运用了排比手法。故选D。

【客观题型4】(2020年八省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

(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B【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棋形”,喻体为“水墨画”,相似点为黑白交融。A.借代修辞,“丝竹”代指乐器、音乐,“案牍”代指文件公务。B.比喻修辞,梨花喻指雪花。C.拟人修辞,把“风”比拟为人,“怒号”“卷”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D.借代修辞,“汗青”借代指书卷、史册。

关于辽宁省百师联盟新高考二卷和百校联盟2021新高考辽宁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