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瞋视(chēn) 诧异(chà) 一蹶不振(jué)

B.隽永(jùn) 船棹(zhào) 鱼翔浅底(xiáng)

C.匀调(diào) 步履(lǚ) 即景生情(jí)

D.乍看(zhà) 韶光(shào) 应运而生(yìng)

1.解析:选A。B项,隽juàn永;C项,匀调tiáo;D项,韶sháo光。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雾霾治理 绿水清山 B.风驰电掣 眼花瞭乱

C.辐射效应 经济转型 D.风度翩翩 实至明归

2.解析:选C。A项,青山;B项,缭乱;D想,实至名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

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

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3.解析:选C。A项,“推波助澜”为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B项,“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好,不用修改,此处望文生义。D项,“谨小慎微”形容为人处世谨慎,形容城市改造,对象不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

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格语言,而是要促其健康、合理的发展。

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期发展思路。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

4.解析:选B。A项,缺主语,去掉句首“由于”;C项,“增长思路”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 ,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次喜欢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喜欢拿死尸一类的事物做诗题,雕塑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自然界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A.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B.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C.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D.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5.解析:选D。根据前后语境判断。“丑葫芦”变成“杰作”,体现的是“自然丑”可以化为“艺术美”;“丑人”“丑物”可以入诗入画,是将“自然丑”融于“艺术美”的体现。

6.下列公益广告,修辞方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

(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

A.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

B.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热爱生命)

C.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

D.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

6.解析:选B。难度较大。例句运用比喻修辞,但没有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出现喻体,“玫瑰”比喻“善待他人”,“余香”比喻“自我良好的精神”。A项,夸张;C项,对比;D项,拟人、比喻。

7.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 ( )

A.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菜芰荷。(贺知章)

B.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帏栩)

7.解析:选A。由后半句“菜芰荷”可知是夏季。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养生丧死无憾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8.解析:选D。ABC三项的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况且世上的人都称赞他,却不加以劝诫。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吴郡的贤士大夫们跪在路边请求。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

9.解析:选A。B项,“却不加以劝诫”错;C项,“在路边”错;D项,“李牧连连退却”错。

10.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A.深化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做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

B.仰胁息、抚膺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

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的蜀道深处。

D. “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

10.解析:选B。“诗人攀登蜀道”说法不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C.乳二世 乳:喂养

D.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仿效

11.解析:选D。“效”这里指“中功名”。

1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 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 B.鸡栖于厅

C.室西连于中闺 D.而母立于兹

12.解析:选C。此句中“于”为介词“和”,其余几个为介词“在”。

1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选取的材料多出自作者身边的琐事碎语,却无不浸润着他历久不忘的至情。

B.从“先是”到“凡再变矣”的描述,却蕴含着作者家道中罗的浓浓悲伤。

C.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却句句动情;作者自小失母,闻之更心痛,热泪难忍。

D.作者忆及母亲往日对自己的关爱、期待和叮嘱,这一切直接引发他“长号不自禁”。

13.解析:选D。“母亲往对自己的期待和叮嘱”说法不对。

14.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14.解析:选C。“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说法不对,这里“汗涔涔”是周朴园听了鲁侍萍的叙说后,很“惊讶、恐惧”的表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 题。

在上古时代,人类文明是在不同的地区独立地产生出来的。这种文明,可称为最初的闻名或第一代文明。在这些第一代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继承、交往、借鉴,,形成大小不同的文化圈和层层叠压的“文明世代”。据英国考古学家丹尼尔的研究,属于“独立起源的文明"或第一代文明的,全世界共九个,它们分别是: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爱琴.米诺斯、南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这九个文明的历史命运是很不相的。古埃及的文化现已后继无人,美洲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没有禁受住欧洲殖民主义浪潮的冲去,已经濒于灭绝。两河流域、爱琴一米诺斯、印度文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入侵,深深爹呀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了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明得到了最连贯的继承和发展。这方面最雄辨的证据是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按一般规律,语系不同的民族继承或输入了前代文明文字系统的直接结果,即为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而汉字系统却没有轻历这样的`变迁。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并且是其中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的文明。

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限于中本土,它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中国文化圈货东亚文化圈。从公元前4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一直是这个文化圈的中心。汉字自公元前4世纪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成为通行于这些国度的唯一公用文字,以及国际交往的通用文字。尽管东亚各国在其后的发展中参照汉字创智出本国文字,但汉字在东亚地区仍是具有权成性的文字。随着汉字的洗传,中国的典章制度及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亦传播于各国,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这个文化圈,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并称为世界五大文化圈。

15.对选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明在上古时代独立产生出来,是世界九个第一代文明之一。

B.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源头之一,并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

C.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向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汉字。

D.中国文化依托汉字的流传,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形成中国文化圈。

15.解析:选B。

16.作者说“这方面最雄辩的证据是文字”,下列理由最有说服力的一项是( )

A.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

B.汉字系统没有经历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这样的变迁。

C.汉字相继传入朝鲜、日本等国,至今在东亚地区仍具有权成性。

D.汉字的流传,对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圈起到重要作用。

16.解析:选B。见原文“按一般规律,语系不同的民族继承或输入了前代文明文字系统的直接结果,即为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而汉字系统却没有轻历这样的变迁。”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韩愈《师说》“_____________ ”一句,出自《论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琵琶行》多处写秋月,各有情味,其中“ 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一曲终了寂静无声的情景,令人回味。

(3)《念奴娇》词牌因苏轼《赤壁怀古》词中名句“ _____________”,故又称《酹江月》。

(4)愁是有重量的,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愁,“ _____________”。

17.解析:(1)圣人无常师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一尊(樽)还酹江月。本次默写的考察,难度明显增加,将文学常识、文意理解一起纳入考查,能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对文意的理解情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节选自叶圣陶《藕与莼菜》)

18.选文中,两位作者思念故乡的原因各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

(1)老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叶圣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解析:(1)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它融在我血里,赐予我脾气和性格。

(2)因为故乡有我牵挂的亲人、朋友,藕和莼菜。

考查理解文本、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19.简析两篇选文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1)《想北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藕与莼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解析:(1)①用“不是……而是”句式,否定肯定的对比,突出故乡与心灵的黏合。②用长句细致描写“我”所爱的北平与“我”内心相黏合的状态。③“从……直到……”以句,选取两个代表性意象(细节),把北平在记忆中的存留连城一块,抒发故乡与心灵融为一体的感受。④用因果句表明我对北平情有独钟。

(2)①运用设问和反问,吸引读者注意,增强效果;②多用短句,将怀念故乡的原因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一起共鸣。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

高一语文同步检测试题之《箱子岩》

箱子岩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区,同学们学习了《箱子岩》这篇课文是不是很想去箱子岩游玩一番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同步检测试题之《箱子岩》,希望能帮到大家!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青黛(dài) 高矗(chù) 烘炙(zhì) 罅隙(xià)

B.疯癫(diān) 膘壮(piāo) 嘈杂(cáo) 杀戮(lù)

C.兴奋(xīng) 轮廓(kuò) 缩颈(jǐng) 角隅(yú)

D.蹶脚(jué) 痈疽(yōng jū) 溃烂(kuì) 澧州(lǐ)

答案:B

提示:B项“膘”应为“biāo”。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青黛 罅隙 疯癫 堕落

B.硬弩 蹂躏 煜煜 募兵

C.蹶脚 痈疽 澧州 斑驳

D.崭削 高矗 杀戳 轮廓

答案:D

提示:D项“杀戳”应为“杀戮”。

3.对下列各组词语的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

A.青黛:青黑色。 烘炙:烘烤。

B.膘壮:肥壮。 贫俭:节俭。

C.蹶脚:摔跤。 痈疽:毒疮。

D.角隅:角落。 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答案:B

提示:B项“贫俭”应为“贫乏”。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答案:B

提示:题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两项要排除。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情理了,不能作答案。只有B项,“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气氛一致,为正确答案。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

A.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

B.原来这些青年人百日里划了一整天船,看船的已慢慢散尽了,划船的还不尽兴,并且谁也不愿意扫兴示弱,先行上岸,因此三只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

C.即如号称东亚大国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有过多少次被从西北方远来沙漠中的蛮族,骑了膘壮的马匹,手持强弓硬弩,长枪大戟,到处践踏蹂躏!

D.我们要用一种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惶恐”,且放弃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

答案:D

提示:D项中句号应改为问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6.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主要侧重描写了什么场面?

7.给这一段场面描写划分层次。

8.这段场面描写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6.五月十五日,大端阳节的赛龙舟场面。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概括时应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语透露出的信息。

7.这一片段的场面描写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从“那一天”到“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正面描写三只龙船上的'青年桨手。第二层(从“河身……”到“一点感慨”),侧面写观众呐喊助威。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要对文章描写的内容加以概括分类。

8.这一场面描写使用了烘托和对比的手法。

提示: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要结合文章描写的内容,并且要熟悉各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10.散文开篇,作者选择了“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11.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12.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

答案:9.CE

提示:A项,反衬的应是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B项,苍老的鹰并没有失去灵魂。D项,“对……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

10.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

提示:注意一些关键词:场景、象征、中华民族、联想、震撼或爆发。

11.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它的目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从未曾飞翔,不知所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有着对蓝天的向往。作者要表明的是:不要人为地制造能力退化,而要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提示:注意关键词语:人工孵化、情感、未曾飞翔、向往、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最后一个词语是关键。

12.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无法还击。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

提示:愚昧、残忍、怨愤;奋飞者、同情,意思对即可,其中“怨愤”“同情”是关键。

13.按照例句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一个句子,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例: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示例:①一个人,若只因为是经常出入于某高等学府就对他崇拜,无异于见庙中泥胎就跪拜但并不一定是叩拜真神。②对某人,若只因为有著名学府的文凭就认定他是才俊,无异于见鱼目是圆的就珍视却并不一定是珍珠。

提示:此题是考查我们运用句式和修辞的能力。这种题有三个突出特点:①没有规定话题,可以任意选择,但应注意“一本书”三字,暗示话题应选择某一人或事物。②给出了句式要求,要按照“若只因为……就……,无异于……”的句式仿写。从句式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个分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紧缩复句,第二分句还存在转折关系,仿写的句子应该符合这个要求。③从内容上看,是对人们某种思想认识或行为的批评否定,这种思想认识或行为具体表现在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仿写的句子也要与这个意思吻合。④针对这种思想认识或行为进行评价时,要运用一个比喻来类比,比喻也应该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这样,答题自然就比较准确了。

14.(2007江苏高考,19)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提示:要注意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同时语意的表达要切合原意。

15.沈从文曾说过:“我的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他的语言好像都与水有关,清秀,有灵气,纯洁,看不出有半点杂质。我们要学习这种来自生活的有生气的语言。请写一篇与水有关的文章,500字左右。

提示:可以直接写水,写成优美的散文,也可以写自己与水有关的经历。注意在语言上要学习沈从文的风格。

[img]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中国有句古话:熟能生巧。做题,既可以进行思维训练.还可以进行技能训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欢迎参考~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梁武帝时,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迁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累迁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为政简静,吏人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①,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文帝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节选自《北史文苑传》)

【注释】①埒(liè):等同。

1、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B.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C.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D 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调动官职的词语有迁、转、徙、调、移、擢等

B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文中的梁武帝就是庙号。

C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亦作"践胙"﹑"践祚"。就是即位、登基的意思。

D赋是散文的一种,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梁武帝时,庾肩吾为太子中庶子,庾信任抄撰学士。庾氏父子与徐摛父子出入太子宫中,受到极高的恩宠和礼遇。

B.“侯景之乱”爆发,简文帝派庾信率领宫中文官武将上千人守朱雀航,侯景兵到,庾信率领众人先行撤退。

C.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还未完成使命回到梁朝,就赶上西魏率兵南下。江陵被平定后,庾信留在北方,再也没能重返江南故乡。

D.庾信出使长安,本出于皇帝之命,出仕北朝也实属无奈之举,但作者对此还是流露了不满和讥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5分)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8、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氓》)

1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1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13、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二、课内选择题(27分)

1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酒属客 属 嘱咐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不能喻之于怀 喻:说出

D.适得府君书 适:恰好

1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与府吏要 要:相约

B、信可乐也 信: 相信

C、七月既望 望:农历十六

D、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过错

16、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趣舍万殊

B、终老不复取

C、长乐王回深父

D、有碑仆道

17、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箱帘六七十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客有吹洞箫者

D、府吏见丁宁

18、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A、可怜体无比

B、处分适兄意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所以游目骋怀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

A、孔雀东南飞

B、群贤毕至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始舍于其址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一觞一咏

D、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1、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 )

A、为仲卿母所遣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徘徊于斗牛之间

D、渐见愁煎迫

22、下列各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3分)( )

A、凌万顷之茫然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誓天不相负

D、不随以止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不辞辛苦,夙兴夜寐地赶工,就是为了早日抢通这条道路。

B.在中日钓鱼dao争端中,美国采取作壁上观的立场,暗中支持安倍政府向中国挑衅,实施自己的亚洲再平衡战略,获取渔翁之利。

C.作为民间世代相传的延年益寿秘方,“吃燕窝”虽然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但从科学角度来说,却只能是一种心理安慰。

D.2013年5月23日上午,在巴基斯坦议会大厦发表演讲的国务院总理表示,中巴都是讲原则、重信义的国家,两国交往披肝沥胆。

24.下列各 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C.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D.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和企业融资成本。

B. 中方愿同各方分享铁路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开展建设、装备、设计、管理等合作。

C.“鸟叔”朴载相的舞动让全世界的人都不再矜持,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吧,这也许比我们的第九套广播体操更能引起年轻人的运动欲。

D. 赫尔曼表示,今后的首要任务仍将是恢复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保证财政稳定、增进社会包容性,以及提高全球化进程。

2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这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为中国未来更远深空的探测奠定了科技基础。

c.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D.自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促使欧盟和美国不断寻求有效制裁俄罗斯的方式。

27、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

②“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

③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

④这对于口语老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

⑤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也会影响阅读的效果

⑥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

A ②③④⑥①⑤ B②⑥③④①⑤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⑤②④⑥③

28、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②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④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⑤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⑥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A ⑤②⑥③④① B⑤②④①③⑥ C③⑥①④⑤② D③⑥①⑤②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从小被告知:只要努力付出,终究会有丰厚的回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体会了收获的快乐。但是无法回避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当设想中的一切突然落了空,我们往往无法承受,甚至感到自己被欺骗,感到命运的不公。

你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请你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A 6B

7(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采分点:弃反、捐、以、且 各1分,句意1分)

(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采分点:中国、王、使、遽 各1分,句意1分)

8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 手法1分,分析1分)

②以动衬“幽”或以声衬“幽”,分析略。(3分,手法1份,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9、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2分)

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意思对即可。)

10——13略

14B 15A 16D 17C 18D 19C 20A 21C 22D

23A(B.作壁上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属语义内涵不明中的自相矛盾; C.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含褒义,此题兑现错配;D.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偏指个人对集体、人民、党和国家的忠诚。应用“肝胆相照”,选项似是而非。)

24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A项,鼎力相助是一个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不应用在自己身上。B.褒贬不当。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C.应为息息相关。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25 C(A 成分残缺,“企业”前加“降低”。B项,语序不当,应为“设计、建设、装备、管理” D“提高”改为“推进”。)

26B(A表意不 明,“两个”既可指目击者,也可指弹壳。c“不仅”放于“我们的城市”前面D缺主语)

27A 28B

作文

如果立意为“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就是严重偏离题意。因为,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是“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对于要参加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时候,多做一些语文期末试卷的练习,以便熟悉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21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chi)造 赦(she)免 新正(zheng) 少不更(geng)事

B.畏葸(xi) 崔嵬(wei) 俨(yan)然 间(jian)或一轮

C.冗(rong)长 尧(yao)舜 监(jian)生 冠(guan)冕堂皇

D.便(bian)宜 炮(pao)烙 藩(fan)离 弃甲曳(yi) 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饿殍 鳏寡 纶巾 肝脑涂地

B. 跬步 幽咽 隼头 礼上往来

C. 潺头 踌躇 执拗 佛反盈天.

D. 桌帏 偏辟 嬴得 不经之谈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决不谩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上新词。

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质量的。

D.以发给每人一百元钱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得龙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4.选出与例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A.……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着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B.范美忠说:如果有关部门认为他没去救学生自己先跑就不配当老师从而取消他的教师资格,是违背了《教师法》。

C.国家审计署公布:汶川地震承诺捐款到帐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

D.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乞骸骨:请求一死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走

C. 位在廉颇之右:表方位 D.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共同。

7.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小学而大遗 B.衡下车,治威严

C.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二 、阅读文言文,回答8一13题(18分,每题3分)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8.加点字读音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数遗魏忘及公子书 B.数请魏王

C.公子亲数存之 D.请数公子行日

9.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看望、拜访”意思的一项是:

A.公子亲数存之 B.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C.公子过谢侯生 D.公子闻之,往请

10.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公子有急

A.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B.公子从车骑 ,虚左

C.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D.卒廷见相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不焉 B.直上载公子上坐

C.晋鄙不授公子兵 D.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12.与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书点所记,未之有也

A.此人力士 B.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C.何功之有哉 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13.对侯生"北乡自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生后悔为信陵君出谋划策,但悔之晚矣,只能以死谢罪。

B.侯生的选择是出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封建道德观念。

C.侯生是以此激励信陵君坚定意志,下定事必成功的决心。

D.侯生虽然对信陵君尽了忠义,但欺骗魏王又是不忠。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全声誉才如此。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9分,每题3分)

信用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现代社会是建立并运作在信用制度之上的。现代信用制度是在古代信诺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民俗民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现代的“信用”与古代的“信诺”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用”字。古代人的信诺是一种人格操守,是由自然经济和人身依附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个人道德品质;而现代人的信用制度则是一种契约关系,是由工商经济和相互依存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互惠制度。古代的信诺只是涉及到少数人的事情,而现代信用制度则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古代人是否守信诺,只会造成道德上的益或损;而现代人不遵守信用制度所受的惩罚主要是经济和法律上的。

现代信用制度,包括信任关系、信用项目、信用卡和各种信用贷款等,构成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现代信用制度具有加快资金周转、稳定金融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作用。对个人来说,具有化困难于无形、集众力于一身的社会促进功能。就拿信用贷款来说吧,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资金短缺的时候,不借贷就会失去一次发展机遇,中国不少的知名企业家都是靠借贷起家的。新的观念告诉我们,对个人来说,信用贷款不是消费,而是投资。现代人应该变信贷负担为实现人生目标的阶梯,变信贷压力为坚决履行信用的动力。

社会人群相互的信任关系是推行现代信用制度最基本的要素,是发展信用制度的基础。现代社会是有机团结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信任他人和被他人信任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黏合剂,否则就没有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或可靠的朋友。具有信任特质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更容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助力,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目前国内不少人对信用制度还不太适应,助学贷款在大学校园里受阻就是一例。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的一种,它的需求量其实很大,可是一些贫困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助学贷款打破了小农经济以季、年为基础的自然平衡原则,即便是采用国家贴息的形式,在一些学生家长看来也是“寅吃卯粮”,这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观念所不允许,自然被家在农村的学生家长视为畏途。虽然大学教育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但是鉴于对未来工作不确定性和还贷压力的考虑,在助学贷款实施伊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无法立刻接受“未工作,先负债”的理念,他们还没有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国目前实行信用制度的法律条件不够完善规范,社会信用程度普遍比较低,信用风险较大,信贷手续复杂,这些都影响了信用制度全面有效的推行。

14.文章论述了现代的“信用”和古代的“信诺”,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从现代信用制度和古代信诺哲学的产生原因、涉及范围,奖惩办法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者的区别的。

B.“区别在于一个‘用’字”的意思是说:“信用”不仅体现了古代的“信守承诺”,而且突出了“信”在现代社会的使用价值。

C.古代的“信诺”讲的是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强调“义”;现代的“信用”只讲经济上的互惠,强调“利”。二者是对立的。

D.现代的“信用”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古代的“信诺”仅是一种哲学理念,它们都与社会经济形态无关。

15.“助学贷款在大学校园里受阻”的最根本原因是:

A.大学教育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虽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但仍然滞后。

B.目前实行信用制度的法律条件不够完善规范,社会信用制度普遍比较低。

C.信用风险较大,信贷手续复杂。

D.大学时期不能外出工作,还贷压力太大。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其历史渊源,但由于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原因,现代人尚无法接受。

B.现代社会不能没有信用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个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困难。

C.现代人要具有信任特质,要信任他人和被他人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发展同步。

D.现代人不守信诺,法律条件又不完善,再加上千百年旧观念的束缚,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举步维艰。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7—18题。(8分)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露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17.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

18.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5分)

五、背诵(10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江间波浪兼天涌,  。(2)   ,诸清沙白鸟飞回.(3) ,望帝春心托杜

鹃。(4)七十者衣帛食肉,  。(5)   ,功在不舍。(6)羌管弄晴,  。(7)念去去,千里烟波,  。(8)莫听穿林打叶声,  。(9)  ,赢粮而景从。(10)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六、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20分)

江湖苏轼

在历史长长的小巷里,有一个人总会让我们为之倾倒。他总是站在千年外的月光下,峨冠博带,长须飘飘,脸上挂着一副顽皮的笑,看着我们,让我们自惭形秽,自觉污浊不堪;让我们在岁月的驿路上奔波得精疲力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对照着他想想: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才能称之为人。

这个人,就是苏轼,中国的文人苏轼。

翻开《苏东坡文集》,你的眼中就会出现这个人的影子。这个古代的读书人,他正手执锄头,躬耕于东坡,生活很苦,却回过头告诉你“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在世俗的人们赏菊时,他竟吃菊,吃了还夸能长寿,这可真让当时朝廷的某些人大失所望。

在宋朝的文人中,只有他永远属于江湖,一如他文中的鹤,潇洒地展展翅,从宫廷里飞出,飞望“西山之阙”,与白云相逐,与江湖为伴,率性而行,自由自在,永远活在青山绿水之间,活在诗词歌赋之中,活在民间传说里,千余年了,苦则苦矣,却风流,潇洒。

他少年得志,名士风流,很有一些同年和诗酒唱和的朋友,再加上他的名头,只要他愿意,只要他稍作暗示,就会重新回到那个金碧辉煌的地方,避免漂泊之苦。可他不,他爱看云起云涌,爱看沧海落日,爱风餐露宿。至于那个汴梁,让给那些争名夺利客,让他们去争好了。而他,属于江湖。

其实,应该说,是江湖属于他。他可能不知道,历史早已安排好了苏州、杭州、赤壁,在等着他,等着他的到来,大笔一挥,江海生色。

于是,他耸耸肩,抖落了身上所有的光环,包括身份、地位和自己的翰林锦袍,一身轻松,走向江湖。从此,朝廷上少了一个歌功颂德的词臣,历史上多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文学大师。

他是一位文人,他更是一位智者,一位哲人,他把自己淡定之后的心情告诉我们,同时,也点化着我们。

面对世俗的成功失败,他竹杖芒鞋,轻轻一笑,道“也无风雨也无晴”。

面对瘴疠之地,他吟诗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让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想起这话,总会粲然一笑,烦恼顿失。

亲人相别,骨肉分离,是人生最悲戚的事,江淹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但在那个遥远的夜里,最重感情的诗人却说出了那句极具哲理的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既然这是常识,我们就应该看开些,互相保重才是啊。

至于功名,诗人看得更淡,“是身如虚空,谁受毁与誉”,面对荣辱名利的苏东坡,此时一如一轮皓月,冰清玉洁,通体透明:潇洒如春风花雨,青天白云;自然如雪映梅花,水流石上。

这就是苏东坡,中国人的苏东坡。

20.结合苏轼的思想情怀来看,你认为“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称为“人”?

(4分)

21.(8分)(1)怎样理解文中“江湖”一词的含义?(2分)

(2)作者说“他属于江湖”,又说“江湖属于他”。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

22.文中说“这个人,就是苏轼,中国的文人苏轼。”“这就是苏东坡,中国人的苏东坡。”结合文意,“文人苏轼”和“中国人的苏东坡”各强调什么?(6分)

23.将“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七、语言表达和运用(4分)

24.请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给记者设计问题。

记者:(1)

于丹:我觉得两千多年来,我们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误读过经典,把经典的力量过分夸大。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这样一个哲学的思想体系,突然之间被提升为通统治术,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急功近利。

后来儒学又被视作一个学术体系,让大家去尊崇它,膜拜它,它变成象牙塔里的知识专属。我做的事情就想让每一个普通人,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后裔,知道它是存在于你血液里的一种文化基因,就可以用你个人的感悟、体验去把它激活,让它回到你的生活。

记者:(2)

于丹:贴什么我都接受,过去半部《论语》都治天下了,这是孔子想到的吗?它跟道跟释都成为宗教了,这是孔子想到的吗?《论语》在历史上被贴过太多的标签,我这种“心得”再贴点标签又怕什么呢?如果不停区徽,多累啊,我宁愿腾出时间去干点别的事。

八、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谈得上生活。”

你了解“生存”和“生活”吗?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一、二、三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C C B D D D B C C C A B A C

四、诗歌阅读(8分)

17.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 “清”字

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18.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5分) 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把晴日雨声的谜底放在第三句挑,;在此基础上回过头将雨声霜水声比较引出第四句,使诗意多层曲折,诗境更深邃。

五、背诵(10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3) 庄生小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5)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0)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20.结合苏轼的思想情怀来看,你认为“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称为“人”?

(4分) 面对艰难的环境,面对荣辱名利,面对悲欢离合,面对成功和失败能够保持一份淡定与洒脱。

21.(8分)

(1)怎样理解文中“江湖”一词的含义?(2分): 与宫廷、官场、名利场相对而言,指自然和世俗世界。

(2)作者说“他属于江湖”,又说“江湖属于他”。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

他属于江湖: 苏轼不屑争名夺利;运离官场,身处“江湖”之中,他才能尽现自由、率性的气质,才能保持洒脱、淡薄的情怀。

江湖属于他: 苏轼的诗词歌赋,使自然景观、历史名胜增辉生色,具有一种独特的文人气息。从这个角度说“江湖属于他”。

22.文中说“这个人,就是苏轼,中国的文人苏轼。”“这就是苏东坡,中国人的苏东坡。”结合文意,“文人苏轼”和“中国人的苏东坡”各强调什么?(6分)

文人苏轼: 赞扬了苏轼所具有的文人气质、智慧和情怀 。

中国人的苏东坡: 强调苏轼的淡然与洒脱的情怀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

23.将“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可能达到像西河、南阳之地人那样高寿。(“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西河”,典出《礼记.檀弓》,曾子谓子夏:“吾与汝事夫子于诛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

“南阳”, 典出《抱朴子》:“南阳县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花坠水中,居人饮之多寿,有及一百四五十岁者。”苏轼《后杞菊赋》:“吾方枸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

七、语言表达与运用(4分)

24.请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给记者设计问题。

记者:(1) 你对《论语》的解读目的是什么?

记者:(2) 有人说你讲的《论语》是通俗《论语》,生活化《论语》,这样的标签你能接受吗?

八、作文(60分)

猜你喜欢:

1.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题

2.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3. 高一语文必修期末考试试题

4.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5.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同步检测试题之《兰亭集序》

学习了《兰亭集序》这篇课文,同学们都会了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同步检测试题之《兰亭集序》,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基础部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C.《陈情表》《史记》《橘颂》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 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

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

2.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陈:陈旧

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F.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7.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群 贤毕至,少长咸集。

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8.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9.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10.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

二、阅读部分(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8题。(18分)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着: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 :“联诏 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卖狱耶?”胄曰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示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注:①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监门校尉不觉 觉:发觉

②校尉与无忌罪均 均:各人一半

③朕安得阿亲戚 阿:顺从

④不可谓刑  刑:合法

⑤陛下登杀之  登:立即

⑥矜其贫   矜:怜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分别比较下列句中“以”字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胄以法当流

②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

④既知不可而置于法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相同。

13.对“言乃一时喜怒所发”一句中“言”的具体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首,罪当死

B.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

C.卿卖狱耶

D.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

以下14~1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4.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2分)

A.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B.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C.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D.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15.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2分)

A.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依法判处轻罪。

B.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处罚应当从轻。

C.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处罚应当从轻。

D.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 罪,依法判处轻罪。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不首,罪当死

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戴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3分)

①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

②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③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④若皆误,不得独死

⑤俄有诈得者 ,狱具,胄以法当流

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叙述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场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且不如,则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非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19.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作事愦愦  愦愦:___________

(2)杨敏曾毁琬 毁:___________

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1.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件事。

22.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语言运用(10分)

23.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至少删除的有哪三处?请把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今天我去百货大楼买钢笔。当我向卖钢笔的营业员说明来意后,她马上拿出好几种钢笔

① ② ③[来源:学科网]

让我挑选。我左挑右挑也没有挑到一支令我满意的。百货大楼的'那位营业员始终热情服务,

④ ⑤ ⑥ ⑦ ⑧[来源:学科网ZXXK]

她的服务态度很好。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3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树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 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25.下面诗句是赞扬老师的,请另选赞扬对象,仿照其形式写一节小诗。(4分)

一支粉笔

画出知识王国的迷津

一块黑板记下了老师的无限的深情

一个讲台

映着老师的艰辛

三尺教鞭

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

【参考答案】

一、1.解析:B.班固是东汉人;C.《橘颂》的作者是屈原;D.“湖光”一联写范仲淹。

答案:A

2.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答案:C

3.解析:曾:竟然。

答案:C

4.解析:D连词,表修饰,不译;A.介词,“用”;B.介词,“用来”;C.连词,“来”。

答案:D

5.CF

6.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答案:D

7.解析:B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形容词作名词;C.使动用法;D.名词作动词。

答案:B

8.解析:像带子一样环绕在亭子的四周。

答案:A

9.A 10.D

二、(一)11.解析:②“均”意为“等同”,③“阿”意为“偏袒”,其余皆正确。

答案:B

12.解析:①“以”是“依据”,②“以”是“用”的意思;③“而 ”表转折,④“而”表顺承。

答案:B

13.解析:从上下文看,胄与上争论的是“不首”依据什么定罪,因此“言”当指A,B扩大了内容,C、D以偏概全。

答案:A

14.解析:“录”的意思同“君既若见录”的“录”,“原”从语法结构分析,应是动词,而非副词。

答案:A

15.解析:据语境,“缘”应解为“因为”。

答案:B

16.解析:①③都是假设关系,②是承接关系,④是因果关系。

答案:B

17.解析:①是介绍胄的品性、才能,②是叙法令条文,⑥是假设情况,都不反映其“公正执法”。

答案:D

18.解析:A.“固请太宗复议”无据;B.胄引法的目的不是要判长孙无忌死罪,而是要使对校尉的判决合理些;D.最后一句错,不是“不妥”,而是“不能”。

答案:C

(二)19.(1)糊涂 (2)诋毁

20.人心不同,就像他们各自的面孔一样;当面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劝诫的毛病。杨敏想称赞我说我是对的,就不是他的本心;想反对我的话,就又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不出声,这是戏的快啊。

21.蒋琬不听对杨戏的诋毁;蒋琬不听 对杨敏的诋毁;蒋琬没有挟私报复杨敏。

22.蒋琬对几件事的处理说明,做人应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听得进批评的意见,同时还要能秉公办事,不挟私报复。

三、23.②⑦⑨

24.细菌能分解树木,释放出二氧化碳,维持整个地球的盎然绿意。

25.略 0

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答案、高一同步周测卷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