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中化学调研卷答案(南昌二中高一下化学期末)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南昌高中化学调研卷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昌二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1•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解析:这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在本题中只考虑温度和浓度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选项C不正确;但当到达c点后正反应反而降低,这么说此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反应物浓度越来越小了。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选项A、B均不正确;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2.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ΔH0.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当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s)

C.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

解析:v(C)=0.15 mol/(L•s),vCvB=21,B正确。A项,达平衡状态时A、B、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此时,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是化学计量系数之比。C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D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的浓度将变小。

答案:B

3.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对比实验,其中(1)加入MnO2催化,(2)不加MnO2催化。下图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使用催化剂缩短平衡所需时间,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答案:A

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题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C选项中平衡常数增大,增大压强不可能使K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出X+3Y??2Z.

答案:C

5.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s)]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45v(NH3)=v(O2)  B.56v(O2)=v(H2O)

C.23v(NH3)=v(H2O) D.45v(O2)=v(NO)

解析:v(NH3)∶v(O2)∶v(NO)∶v(H2O)=4∶5∶4∶6。

答案:D

6.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解析:升高温度,相当于向反应体系中补充能量,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使部分非活化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加快了反应速率,这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B正确;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C、D错误。

答案:B

7.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进行时,c(N2O5)=0.040 8 mol/L。经1 min后,c(N2O5)=0.030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v(N2O5)=1.8×10-4 mol/(L•s)

B.v(N2O5)=1.08×10-2 mol/(L•s)

C.v(NO2)=1.8×104 mol/(L•s)

D.v(O2)=1.8×104 mol/(L•s)

解析:v(N2O5)=ΔcΔt=0.040 8 mol/L-0.030 mol/L1 min=1.08×10-2 mol/(L•min)=1.8×10-4 mol/(L•s),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求用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答案:A

8.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充入1 mol NO2(g),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1mol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容器内的压强()

A.不变 B.增大不到原来2倍

C.增大到原来2倍 D.无法判断

解析:化学平衡的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假设是两个相同的反应,如果把它压入一个容器中,则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压强小于原来的2倍。

答案:B

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的活塞且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如下图),现分别进行两项实验:(N2O4??2NO2 ΔH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甲和乙两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解析:N2O4??2NO2 ΔH0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置于沸水中加热时,平衡右移,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a)甲乙;N2O4??2NO2 ΔH0也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时平衡左移,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b)甲乙(因为乙气体体积的变化较小可忽略)。

答案:D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 B.Y2为0.4 mol/L

C.X2为0.2 mol/L D.Z为0.4 mol/L

解析: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换算的能力。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彻底,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零,B、C项数据表明,它们增加的物质的量由Z完全反应才能生成,故错误;D项数据表明,它增加的物质的量应由X完全反应才能生成,故错误。

答案:A

11.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H2、I2(g)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解析:H2、I2(g)、HI混合气体加压后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碘单质的浓度随压强增大而加深;其他选项都涉及平衡的移动,故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B

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w(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解析:若图Ⅱ为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则反应应为等体积反应;图Ⅲ若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W)应减小。

答案:AC

13.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N2(g)+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降低温度会减慢反应速率;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均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NO的转化率,所以选B。

答案:B

14.某温度下,C和H2O(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C(s)+H2O(g)??CO(g)+H2(g)

②CO(g)+H2O(g)??CO2(g)+H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1.9mol/L,c(CO)=0.1 mol/L,则CO2的浓度为()

A.0.1 mol/L B.0.9 mol/L

C.1.8 mol/L D.1.8 mol/L

解析:设反应①中生成的H2浓度为x,反应②中生成的H2浓度为y,则

C(s)+H2O(g)??CO(g)+H2(g)

x  x  x x

CO(g)+H2O(g)??CO2(g)+H2(g)

yyy  y

根据题意,有x+y=1.9 mol/LH2的平衡浓度x-y=0.1 mol/LCO的平衡浓度

解得y=0.9 mol/L。则CO2的浓度0.9 mol/L。

答案:B

15.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mZ(g) ΔH=-a kJ/mol(a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X和1 mol 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 mol X和0.5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且b2c,则a、b、m的值或关系正确的是()

A.m=4 B.a=b

C.a

解析:

由于b2c,则表明加压向正方向移动,即正方向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m3,m为正整数。则D中m≤2正确。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16.(6分)如下图所示,在容器A中装有20℃的水50 mL,容器B中装有1 mol/L的盐酸50 mL,试管C、D相连通,且其中装有红棕色NO2和无色N2O4的混合气体,并处于下列平衡:2NO2??N2O4 ΔH=-57 kJ/mol,

当向A中加入50 gNH4NO3晶体使之溶解;向B中加入2 g苛性钠时:

(1)C中的气体颜色__________;D中的气体颜色__________(填“变浅”或“变深”)。

(2)若25℃时,起始时仅有NO2气体,2NO2??N2O4达到平衡时,c(NO2)=0.012 5 mol/L,c(N2O4)=0.032 1 mol/L,则NO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解析:在A中加入NH4NO3晶体时,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中气体颜色变浅;在B中加入苛性钠时,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中气体颜色变深。

答案:(1)变浅 变深

(2)0.076 7 mol/L 83.7%

17.(12分)(2011•全国高考)反应aA(g)+bB(g)????催化剂 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Ⅰ Ⅱ Ⅲ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_;

(3)B的平衡转化率αⅠ(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_,其值是______;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 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__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 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解析:(1)任意的选Ⅰ或Ⅱ或Ⅲ进行计算求比例可得1∶3∶2;

(2)vⅠ(A)=Δc(A)/Δt=2-1mol/L20 min=

0.05 mol•(L•min)-1;

vⅡ(A)=Δc(A)/Δt=1-0.62mol/L15 min≈

0.0253 mol•(L•min)-1

vⅢ(A)=Δc(A)/Δt=0.62-0.50mol/L10 min=

0.012 mol•(L•min)-1所以易知反应速率的大小;

(3)由图上数据可知,αⅢ(B)最小,经计算得αⅢ(B)=1.86-1.501.86× 100%≈19.35%;

(4)由图易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反应物的浓度在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在增加,采取的措施是将生成物移走,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

(5)T2T3,题干已给出正反应是放热的气体反应且为恒容容器,不可能缩小容积来增大压强,又由于生成物的浓度在增大,所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措施只能是降低温度;

(6)容积加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具体作图见答案

答案:(1)1∶3∶2

(2)vⅠ(A)vⅡ(A)vⅢ(A)

(3)αⅢ(B) 19.35%

(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5)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

(注:只要曲线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及各物质浓度的相对变化比例即可)

18.(12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_p (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cBcC将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解析: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变大,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变小,说明减小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m+np;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若B为有色物质,体积不变时加入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B而使混合物的颜色加深。如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可使容器体积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增加,但B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小,因而混合物的颜色变浅。

答案:(1)放  (2)增大 减小 (3)增大 减小 (4)减小 (5)不变 (6)变深 变浅

19.(6分)两种气态单质X和Y能直接化合生成Z(可逆反应),如将X和Y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X与Y化合生成Z的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温度低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T℃时的状态恰好为平衡状态。

答案:(1)放热 (2)较高且逐渐减少 温度低,反应慢,生成物少 逐渐升高 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10分)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力1.0×105 Pa、反应时间3 h):

T/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 mol 4.8 5.9 6.0 2.0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l)===2NH3(g)+32O2(g)

ΔH=+765.2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设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 mol N2(g)和1.60 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的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7。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

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在合成氨中的应用及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1)根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这一原理即可画出相应能量变化曲线。

(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分析出具体措施。

(3)①设反应过程中消耗x mol N2(g)。

N2(g)+3H2(g)??2NH3(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601.60  0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60-x 1.60-3x2x

平衡时反应体系总物质的量=[(0.60-x)+(1.60-3x)+2x]mol=(2.20-2x) mol。

NH3(g)的物质的量分数=2x÷(2.20-2x)=47。

x=0.40

N2的平衡转化率=0.40 mol0.60 mol×100%=66.7%。

②设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K。

平衡时:c(NH3)=2×0.40 mol÷2.0 L=0.40 mol/L

c(N2)=(0.60-0.40) mol÷2.0 L=0.10 mol/L

c(H2)=(1.60-3×0.40) mol÷2.0 L=0.20 mol/L

K=cN2•[cH2]3[cNH3]2

=[(0.10 mol/L)×(0.20 mol/L)3]÷(0.40 mol/L)2

=5.0×10-3 mol2•L-2

答案:(1)升高温度或增大N2的浓度

(2)①66.7%;②0.005

21.(9分)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s)+CO(g)??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K=cCO2cCO。已知1 10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 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c(CO)=0.1 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___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问,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炉内cCO2cCO比值增大,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自然可以得到K值增大;第(2)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自然不变,此时cCO2cCO=0.0250.1=0.250.263,说明未达到平衡,若要达到平衡,应增加CO2的浓度,减小CO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

答案:(1)增大 增大 (2)没有 大于 cCO2cCO=0.250.263

[img]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 高一化学

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Ⅱ卷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栏内,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填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Zn-6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第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有关能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 B.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

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D.氢能、核能均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

2.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是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3.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的还原性强于Br- B.NaAt属离子化合物

C.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D.砹不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常温常压下,22.4L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B.1molNa2O2固体跟足量CO2的气体完全反应转移NA个电子

C.将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一定有沉淀生成

D.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5.在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滴入溶液后,下列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A.OH- B.H+ C.Cl- D.Na+

6.在强酸性溶液各,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l-、K+、ClO- B.Ca2+、Mg2+、HCO3-、Cl-

C.K+、NH4+、CO32-、HS- D.Mg2+、K+、Br-、I-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铜与氢氧化钡Ba2++SO42-=BaSO4↓

B.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H+=Ca2++CO2↑+H2O

C.过氧化钠溶于水2Na2O2+2H2O=4Na++4OH-+O2↑

D.钠溶于水Na+H2O=Na++OH-+H2↑

8.足量MnO2与Vml10mol/L-1的盐酸共热制氯气,在标准状况下制2.24LCl2则V的取值为

A.V40 B.20V40 C.V=40 D.V=20

9当溶液中XO4-离子与H2O2分子的个数比恰好为2:5时,溶液中XO4-的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A.+1 B.+2 C.+3 D.+4

10.下列叙述正确是

A.卤化氢溶于水均为强酸

B.碱金属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C.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浮在水面上

D.新制的氯水中含有7种不同的微粒

11.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gt℃的水中,得到t℃的饱和溶液31.2g,t℃时NaOH的溶解度是

A.48g B.62.5g C.23g D.31g

12.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a%,此时其浓度为c2mol/L-1,则c1和c2的关系是

A.c1=2c2 B.c22c1 C.c22c1 D.c1=2c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3.在通常情况下,下列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H2、Cl2 B.H2、O2 C.Cl2、HBr D.H2、F2

1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互助鉴别的是

A.NaCl溶液、盐酸、AgNO3溶液、HNO3

B.氯水、NaBr溶液、盐酸、AgNO3溶液

C.NaBr溶液、NaI溶液、氯水、苯

D.淀粉溶液、KI溶液、KBr溶液、KCl溶液

15.4gZn、Al、Mg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作用放出H2的(在标状下)的体积为,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0.25mol B.0.125mol C.0.1mol D.0.05mol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一定易溶于水 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O2是非电解质 D.氯水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17下列物质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A.活性炭 B.CO2

C.NaCl溶液 D.酸化了的NaClO溶液

18.有不纯的氯化铜粉末(只含有一种杂质),当与AgNO3足量的溶液反应时,生成AgCl沉淀,则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A.FeCl3 B.CaCl2 C.ZnCl2 D.BaCl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10分)有人设计了右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

的实验并验证

①钠的物理性质;

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1)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的仪器有

(2)(1)的操作方法

(3)实验现象是

(4)本实验能证明钠的物理性质有 。能证明钠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 。

20.(10分)氧化二氯(Cl2O)是棕黄色的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熔点-116℃。制备时生成的氧化二氯要及时冷却成固态以便操作和贮存。它与一般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爆炸;遇水则极易溶解(1:100)。生成次氯酸溶液。制备少量固态氧化二氯可用干燥和反应,生成物为Cl2O和HgO•HgCl2,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l2与Hg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所盛药品的化学式:a是 ,b是

(3)B中盛的液体c是 ,其作用是 。C中盛的液体d是 ,其作用是

(4)E为冷却装置,其中应盛致冷剂 (干冰、冷水、液态空气)。E中所得固体Cl2O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1分)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M、N是两种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出各符号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M N

(2)写出⑦⑧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⑦ ⑧

22.(11分)(1)(5分)今年5月底6月初,各地报纸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这一判断的正确性有待证明):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有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 和 。当另一种具有 (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如下反应而产生氯气:

(2)(6分)“神舟四号”模拟载人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轨道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07圈,于2003年1月5日在内蒙古地区对飞船进行了成功回收。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一种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生成无污染的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在宇宙气飞船中,一般要安装盛有Na2O2颗粒的装置,用来提供氧气,若用KO2(超氧化钾)代替,效果更佳。写出在飞船舱内用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9分)金属X和非金属Y可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XY,甲、乙、丙三人分别做X和Y的化合实验,充分反应时每人所用X和Y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12克,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X用量 Y用量 得XY量

甲 10g 2g 8g

乙 6g 6g 8g

(1)利用表中数据判定X和Y恰好完全反应时,X和Y的质量比为

(2)若丙同学在实验中只得到了6克XY,试通过计算说明丙同学X和Y的用量分别是多少?

24.(9分)取5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的稀HNO3处理后没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混合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C B C D C A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C CD BC C BC AD AB

三、19.(1)小试管、酒精灯(2分)(2)将大头针按下,让钠与水接触,采用排气法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松开拇指(2分)(3)钠块浮在水面,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产生气体溶液变成红色(2分)(5)熔点、密度(2分);NaOH,H2(2分)

20.(1)2Cl2+2HgO=HgOHgCl2+Cl2O(2分)

(2)a.HCl b.MnO2

(3)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浓硫酸;干燥Cl2

(4)液态空气;固态Cl2(以上每空1分)

四、21.(1)A.Na B.Na2O2 C.NaOH D.Na2CO3 E.NaHCO3 M.H2O N.CO2(以上每空1分)

(2)⑦CO32-+CO2+H2O=2HCO3-(2分)

⑧HCO3-+OH-=CO32-+H2O(2分)

22.(1) Cl-和ClO-(2分);酸(1分)Cl-+ClO-+2H+=Cl2+H2O(2分)

(2) N2H4+2H2O2=N2+4H2O(2分);

4KO2+2CO2=2K2CO3+3O2(2分) 1:3(1分) 3e-(1分)

五、23.(1)3:1(1分)(2)生成6gXY所消耗X和Y的质量分别为m(x)=6g×3/4=4.5g,=6g×1/4=1.5g,(4分)若X过量,则Y的用量为1.5g,X的用量为10.5g;若Y过量,X则的用量为4.5g,Y的用量为7.5g。(4分)

24.解:Na2SO4+BaCl2=BaSO4↓+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NO3=Ba(NO3)2+CO2↑+H2O(3分)

由题意可知4.66g沉淀为BaSO4,m(BaCO3)=14.51-4.66=9.85g

n( BaSO4)=n( Na2SO4),n( BaCO3)=n( Na2CO3)

→n( Na2SO4)=4.66/233=0.02mol n( Na2CO3)=9.85/197=0.05mol(3分)

→c ( Na2CO3)=0.05/0.05=1mol/L C(Na2SO4)=0.02/0.05=0.4mol/L

由C元素守恒可得:n( Na2CO3)= n(CO2)=0.05mol

即在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05×22.4=1.21L(3分)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 毕业 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江西省化学真题

2022年江西省化学答案

初中历史中外重大标志性事件考点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种植 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 传说 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

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

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 措施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者)

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1.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2.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2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张骞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功臣)

24.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西汉。

25.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前期的麻纸。

26.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7.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

2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29.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平民毕升),比欧洲早约400年。

30.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的“司南”。

31.指南针最早制成于:北宋时期,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3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南宋时。

33.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

34.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宋元时期。

35.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制成的“麻沸散”。

36.“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7.佛教最早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西汉末年(公元前后)

38.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东汉明帝建造的洛阳白马寺(东汉时,佛教得以传播)。

39.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

4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4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叙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4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4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4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45.江南的开发最主要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46.我国历史第一个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全国甲卷2022高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17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17中考化学试题解析含答案

★ 初三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答案

★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中考冲刺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中考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中考化学押题卷附答案

关于南昌高中化学调研卷答案和南昌二中高一下化学期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